饮食疗法,打了“营养针”就不用吃饭了吗?

在物质基础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甚至有人觉得吃不下饭、太瘦就要去医院打营养针饮食疗法 。然而营养针并没有这么神奇,也不是随意可以打,让我们一起揭开营养针之谜 。
营养针是指营养物质(即营养素)以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给人体,其医学术语叫肠外营养(PN),是指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能提供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 。
营养针有哪些成分,功能是什么?其组成成分共有七大类,包括水、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 。
水:
水占人体体重的50%~70%,成人每日需水量为30~40ml/kg,例:50kg的成年人,每日需水量2000ml 。
电解质:
包括:钠、钾、钙、镁、磷及氯等,电解质和水是构成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发挥着调节生理活动的作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
维生素:
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1、B2、B6、B12、烟酸、叶酸、维生素C和生物素等;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 。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少,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
微量元素:
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主要有9种,即锌、铜、硒、铁、钼、铬、锰、碘和氟 。
葡萄糖:
为机体提供主要能量,一般推荐成人每日葡萄糖供给量<7 g/ kg 。
氨基酸:
有必需氨基酸8种和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还能转变成其它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 。健康成人每日氨基酸需要量是1.2~1.5 g/kg 。
脂肪乳:
包括长链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和结构脂肪乳等,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又能补充必需脂肪酸 。一般推荐成人每日脂肪供给量<2.5 g/kg 。
营养成分品种繁多,功能又齐全,打营养针是不是有益无害?太瘦的人该不该打营养针?太瘦的人有可能是营养不良(即营养不足) 。
判断胖瘦标准: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中国标准:BMI<18.5kg/㎡为低体重(营养不良)
正常值范围是:18.5kg/㎡≤BMI<24kg/㎡, 24~26.99kg/㎡为超重,≥27kg/㎡为肥胖 。
发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有什么办法可以补充营养呢?
营养不良的规范治疗应该遵循五阶梯治疗原则:首先选择营养教育,然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 。饮食+营养教育,是所有营养不良者(不能经口摄食者除外)治疗的首选方法 。这种方法既经济、实用而且有效,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使用第一阶梯治疗即可能完全治愈 。
“口服营养补充”:是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口服途径摄入,以补充日常饮食不足 。
“全肠内营养”:是指在完全没有进食条件下,所有的营养全部由肠内营养制剂提供,营养素是通过鼻胃管、鼻肠管等管饲途径直接进入胃肠道 。
“肠外营养”有其特定的适应症,例如:当胃肠道功能丧失无法用肠内营养时,采用肠外营养 。
总之: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由下往上依次进行,能口服的尽量口服,不能口服可以选用肠内营养,不能肠内营养的选用肠外营养 。打营养针具有一定的风险,不仅不太符合人体生理,还容易产生各种代谢障碍和导管并发症,不是人人都能打,也不是太瘦的人首先的营养补充方式 。
药师提醒
1、满足营养需求,是每个人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的必需条件 。平衡膳食能够满足充足营养, 维持良好身体健康状况,不推荐额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