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有些孩子的“异常行为”,是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

|注意!有些孩子的“异常行为”,是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

文章图片

|注意!有些孩子的“异常行为”,是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

文章图片


大象新闻记者 朱耒刚
精神疾病是青春期比较高发的一类疾病 。 包括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轻度精神疾病 , 如焦虑症以及进食障碍、社会适应不良应激相关疾病等 。 心理问题专家、郑州国医堂医院特邀坐诊主任李慧芳表示:在青春期由于心理发育、身体发育不平衡 , 同时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也比较大 , 加上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 , 孩子会容易出现情绪方面的问题 , 家长一定要重视 。

当孩子有以下症状时 , 家长一定要警惕了!
李慧芳主任介绍 , 情绪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类疾病 , 其发病率仅次于行为障碍 。 常见的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 孩子会表现出胆怯、焦虑、心悸 , 有时还会有口干、头疼和腹痛等生理不适 。
据估计 , 全世界约有10%-20%的青少年都在与心理疾病作斗争 。 不幸的是 , 大部分孩子的精神问题都不会引起重视 , 而且 , 许多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因为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在成年后会变得更糟 。
患有情绪障碍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焦虑症 ,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3至18岁的青少年中约有31%经历过焦虑症 。
孩子有情绪障碍时 , 会因为神经系统的紊乱产生抑郁 。 除了焦虑和抑郁 , 情绪障碍的孩子还会出现强迫症的情况 , 对某些事情产生执拗的想法 。 此外 , 贪食症和厌食症的中 , 发病年龄为18岁左右 。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比我们想象的更常见、更严重 。

“妈妈我遇见问题了”!要重视孩子的求助信号
李慧芳主任认为 , 如今抑郁倾向越来越低龄化 。 很多抑郁来自于家长或老师给的压力以及孩子给自己的压力 。 现代社会成年人压力很大 , 家长的压力会传导给孩子 。 父母给孩子一部分压力 , 到学校如果学习紧张 , 孩子会产生更重的压力 。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向李慧芳主任倾诉:“我现在好累 , 学习很累很累 , 我想玩 。 ”
曾有一个18岁的女孩 , 她有两个哥哥 , 父母感觉一家人都很宠她 , “你要什么给你什么 , 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 什么都随着你 , 你还会出现这个抑郁症的情况?”她正治疗着被父母带走了 , 随后不久 , 女孩割腕自杀 。
成年人压力大感觉不舒服时 , 会知道自己抑郁了 。 而对孩子的抑郁 , 家长往往认为是任性 , “我有吃有喝供着你 , 你不好好上学还天天找事儿?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有时候 , 父母给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 沟通不在一个层面上 。
家长只是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 , 却没有关注孩子内心的活动 。 孩子心智发育及成长速度不一样 , 在学校发生情况了 , 家长要俯下身子和孩子去交流 。 “妈妈我遇见问题了 。 ”这是孩子向家长发出的求助信号 , 他们不会解决 , 所以希望家长协助解决 。 如果孩子一次求助家长没有重视 , 第二次求助 , 家长还不当回事时 , 孩子会认为我遇见的问题爸爸妈妈帮我解决不了 , 只有靠自己了 。
而孩子一旦自己处理不好 , 很容易就崩溃了 。 很多案例都是这样 。

有了精神疾病 , 不能等同于得了“精神分裂症”
在采访中李慧芳主任强调 , 精神疾病不等同于精神分裂 , 精神疾病包括很多种 , 如抑郁症、强迫症等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重症的精神病 , 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 , 临床上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