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健身房:一边跑路,一边收割

中国式健身房:一边跑路,一边收割

文章图片

中国式健身房:一边跑路,一边收割

文章图片


大家好 , 我是沥金的创始人静仪 。
我这一年很点儿背 , 先是在花加买了一年的繁花套餐 , 花费1678元 , 结果才发了12次货 , 花加就倒闭了 , 也没地方退款维权 。
之后为了去SPACE骑车 , 贪便宜买了一堆classpass的点数 , 现在还剩差不多1800块的 , 结果前几天SPACE也倒闭了 。
仔细想来 , 这种贪便宜的行为虽然救了我 , 让我不至于再去维权 , 但这也成为间接压垮SPACE的稻草之一 。
毕竟客户贪便宜 , 就是品牌死亡的开始 。



01 SPACE倒闭 , 一点也不意外SPACE倒闭我一点不意外 , 它能撑到现在我反倒很意外 。
一句话解释它倒闭的原因:消费下行的获客成本和老客续费率 , 难以覆盖它高昂的软硬件成本(租金+运营) 。
SPACE的商业模式很好理解:
用明星教练和正版音乐 , 在超一线城市的核心地产开店 , 收中产的卖课费 。
前三部分都是成本 , 而唯一的收入来源数量正在消减 , 客单又被平台以集采方式压到最低 。
结果毋庸置疑 。
健身生意和健身一样 , 很难长期持续 , 能坚持下来的本就是少数 , 更别说规模化了 。
你不能说SPACE的生意模式有问题 , 在消费上行时代 , 它高峰时期门店数超过10家 , 个个都在核心商圈 , 还创造过在上海太古汇几个月就回本的神话 。
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 回本时赚的钱没能用来延长生意链路 , 消费下行 , 中产人群一没 , 房就塌了 。
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健身房到底是不是个好生意?在中国到底还能不能做?

02乐刻是健身房最优解吗?这就要说到另一个典型——乐刻 。
我几个投资人朋友一致觉得 , 乐刻是健身房的最优解 。
因为它把这个生意降维到了最低点 , 拿掉一切所谓的面子 , 抛弃体验 , 最后就只剩健身这一件事 。
乐刻的生意模式是:
用加盟形式开小平米的社区店 , 精简器材和体验 , 收200元左右的包月费 。
翻译一下 , 就是SPACE引以为傲的 , 乐刻都删了 。
这样的好处是 , 精简一切能精简的成本 , 除了租金和设备折旧 , 还有极少的人员工资 , 门店几乎没有其他开支 。
因为只收会员费 , 教练也不用推销 , 就偶尔开开团课拿提点 , 用户的体验也会更好 。
乐刻在这几年发展很快的核心有两个 , 一是它用加盟和小店解决了距离问题 , 让健身房融入生活半径;二就是通过平摊包月费解决了下单门槛 , 让用户包月没有负担 。
而且它的用户客群和SPACE直接锚定的一线中产也不一样 。
乐刻瞄准的是更下沉一层的健身小白 , 不追求体验 , 也不要求体面 , 能满足核心健身需求就行 。
这种定位让乐刻在消费下行时很吃香 , 因为能刚好接住“掉下来”的中产 , 尤其是觉得SPACE太贵很心疼的人 。
人群瞄得准 , 直接切低价 , 又通过精简硬件来降低成本 , 这一切的结果都导向还不错的现金流 。
但乐刻也有问题 , 就是体验感差和回本周期长 。
体验感是相对的 , 没有SPACE好是毋庸置疑的 。 前者动辄几千平 , 后者就两三百平还要再硬塞一堆健身器械 , 器械和器械之间几乎没有空间 。
因为毫无享受体验可言 , 乐刻经常被吐槽是健身界的蜜雪冰城 。 都蜜雪冰城了 , 还要啥自行车?但讲着一分价格一分货 , 消费者总是想要的太多 。
至于回本周期 , 加盟一家乐刻大概需要加盟费20万、保证金20万 , 这还没算设备、房租和首期装修 , 零零总总算下来 , 开一家店的成本要到一百多万 。
现在投入一百多万 , 回本周期差不多要两到三年 , 还要能抵御各种经济周期的风险 。 这个生意模式可能早期回本更快 , 但现在来看 , 也算不上太香 。



03 如果乐刻都不行 , 谁行?如果乐刻都需要三年才能回本 , 那还有没有更好的健身房生意?
用健身房来赚钱的模式是一直有的 , 比如依旧是把它当成一种金融产品来做 , 用会员费募资 , 再投进更有利润的地方 , 拆东墙补西墙 。
或者先办卡 , 然后用每次核销退费直至退完卡费的方式先集资 , 但这本质上还是用营销手段玩资本游戏 。 最后健身房还是要不停解决拉新和覆盖成本的核心难题 。
做健身房上下游和关联的生意 , 也是能赚钱的 。 比如做兼职轻餐 , 比如超级碗、沙野轻食;或者做平台型集采服务商 , 比如Classpass 。
它们赚钱的逻辑是 ,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前者还打了办公人群、后者还包含了丽人按摩等服务 。
换言之 , 做健身相关的生意容易赚钱 , 但只要专一干健身房就很难赚钱 。
归根结底还是健身市场对于中国来说 , 还是太早期了 。
健身本质上是一种相对上层次的精神需求 , 它在消费上行时容易极速扩张 , 但在消费下行时也会相应萎缩 。
这也解释了为了什么乐刻在夸下万店海口后 , 也在悄悄降本增效 , 比如调整精品团课 , 变相给教练降薪 。
想要做好健身房生意 , 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开精品小店 , 不要盲目扩张 , 等待你的用户成长;二是找资金托盘 , 迅速开店 , 然后用开加盟换现金流 , 做几年生意后完美退出 。
【中国式健身房:一边跑路,一边收割】中国的健身房生意 , 只适合有健身毅力的人来做 。 因为陪伴用户养成习惯 , 是最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