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高于白人!美国成人心脏移植后果“种族有别”

导语:早在2008年 , 美国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医疗中心的科学家们就发现 , 由于男性与女性的心脏大小、免疫系统区别以及荷尔蒙激素不同 , 导致心脏移植后果“男女有别” 。 最新研究又发现 , 心脏移植后果可能还存在种族差异 。
心脏移植可以提高生存率 , 改善生活质量 , 因此也是拯救晚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然而 , 心脏移植存在诸多移植后果 , 如中风 。 移植后中风者的死亡率较高 , 尤其是在移植半年后 。
对此 ,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默克实验研究室等团队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 , 探究移植后中风的发病率和/或移植后中风的长期死亡率是否存在种族差异 。 研究结果表明 , 心脏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六个月的中风死亡率存在种族差异——黑人死亡率明显高于白人(图1) 。
黑人高于白人!美国成人心脏移植后果“种族有别”
文章图片
图1研究成果(图源:[1])
该项研究使用了移植受体科学登记处(ScientificRegistryofTransplantRecipients , SRTR)的数据 , 其中包含美国所有捐赠者、等待名单上的候选人和移植受体的数据 。 研究纳入54995名黑人和白人成人(大于18岁) , 他们在198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了首次移植 , 至少有过一次随访记录;使用OPTN(OrganProcurementandTransplantationNetwork)种族分类 , 定义三个10年的时间间隔:1987-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8年 , 研究不同时期的潜在差异 。 初步研究调整了以往研究中发现的临床和人口统计学因素 , 二级分析又进一步调整了教育水平和保险类型 , 探究社会经济因素是否会造成种族差异 。
研究结果表明 , 1987年至2018年期间 , 首次心脏移植的54995名白人和黑人成年患者中 , 有1139人(203名黑人 , 936名白人)经历了移植后中风 , 其中726人在随访期间死亡 。 平均而言 , 黑人受者比白人受者年轻 。
★黑人和白人的移植后中风发生率没有差异;
★黑人受者的非缺血性心肌病发病率较高(68%vs.34%) 。
在调整协变量(慢性病、生活习惯、生命支持状态等因素)后 , 黑人移植后中风幸存者的死亡率比白人高27%(表1) , 进一步调整教育、保险类型和移植后护理环境后也没有改善 。
根据先前的文献 , 研究分别对6个月内和6个月后两个时间段的种族与中风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前6个月存活的人中 , 白人移植后中风幸存者的存活概率高于黑人移植后中风幸存者;
★在经过年龄和性别调整的模型中 , 移植6个月后 , 黑人移植后中风幸存者的死亡率比白人移植后中风幸存者高44% , 进一步调整协变量加强了这种关联 , 调整教育和保险因素并不改变这种关联 , 但将移植后长期护理设置为协变量 , 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关联 。
表1黑人与白人移植后中风幸存者死亡率的危险比和95%置信区间比较
黑人高于白人!美国成人心脏移植后果“种族有别”
文章图片
表格来源:[1]
在经历移植后中风的心脏移植受者中 , 即使调整了临床、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 , 在整个随访期间 , 黑人幸存者的死亡率比白人幸存者高25% 。 这种差异在中风6个月后最大(图2) , 而且这种关联似乎受到黑人和白人患者的移植后护理环境的影响 。 虽然该研究是目前最大规模的心脏移植受者移植后中风研究 , 但因为数据统计、详细信息缺失等相关因素 , 还存在局限性 , 无法检查移植后中风子集的死亡率差异 。
总而言之 , 研究发现心脏移植后中风死亡率的种族差异在最初6个月后最为强烈 , 长期随访护理可以调节这种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