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从“脉络分明”中,解读“脉”和“络”与人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经络|从“脉络分明”中,解读“脉”和“络”与人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文章图片

经络|从“脉络分明”中,解读“脉”和“络”与人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文章图片

经络|从“脉络分明”中,解读“脉”和“络”与人体之间的密切联系

文章图片


“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 , 国潮迭起 。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 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 , 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 , 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 , 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 , 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 , 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
脉络分明
“脉络分明”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和说到的一个成语 。 它描述有些人做事界限清楚、态度鲜明、有条不紊 。 “脉络分明”这个成语与中医又有哪些神奇的联系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脉络分明

[注音
mai luo fen ming
[解释
脉络:是对人体中动脉、静脉以及人体气血精微运行的通道的统称 , 引申为条理或头绪 。 比喻做事有条有理或者做事有条不紊 。
[出处
宋 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川流者 , 如川之流 , 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 。

“脉”和“络”与人体之间有什么密切联系?
首先 , “脉络分明”中的“脉“是对人体中的动脉和静脉(血管)的总称 , 是人体中血液运营的道路 。
其次 , “脉络分明”中的“脉络”是指人体的经络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 也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医学入门》中提出“经者 , 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 经脉是主干线 , 也就是主要通路 , 多纵行于机体的深部;络脉是分支 , 纵横交错 , 遍布全身 , 多位于体表较浅的部位 。

中医将人体的经络系统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筋经、十二经别、十二皮部共同组成 。 “络脉”不像“经脉”有明确的循行路线和起始部位 , 它是沿经布散 , 纵横交错 , 从大到小 , 遍布全身 , 呈树状、网状 , 广泛分布于各个脏腑组织之间 , 从而形成一个布满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 , 把人体所有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筋肉皮肤等组织连接成统一的整体 。 是脏腑内外整体性协调联系的重要结构 。
根据上面中医对经络的描述 , 它包括了西医中的血管(动静脉)、神经、肌肉等多个组织的功能 。 我们人体的五官脏腑、四肢躯干 , 能够看、听、嗅、触 , 感受到外界事物和各种刺激 , 把信息反馈给大脑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动作 , 经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
为什么要“脉络分明”?
《灵枢·经别》中提到“夫十二经者 , 人之所以生 , 病之所以成 , 人之所以治 , 病之所以起 , 学之所始 , 工之所止也” 。 也就是说经络的功能正常与否 , 是保证我们人体健康还是生病的重要因素 。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人体表里上下;运行气血、濡养脏腑;感应和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 。
《灵枢·海论》曰“内属于府藏 , 外络于支节” 。 表述经络可以将人体内外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灵枢·经脉》中指出“经脉者 , 所以能决死生 , 出百病 , 调虚实 , 不可不通” 。 指出了经络通畅 , 才能保证人体中气血运行的功能正常 , 才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 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肌肉得到营养和濡润;我们才能正常地思考行动、工作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