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的“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 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从东西到南北 , 上至八十老妪 , 下至五岁孩童 , 人手一机 , 其乐无穷!手机在现代生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
然而 , 你是否思考过:玩手机真的对我们健康有益吗?
最近 , 一篇来自华盛顿大学的题为《LowIntensityElectromagneticFieldsActviaVoltage-GatedCalciumChannel(VGCC)ActivationtoCauseVeryEarlyOnsetAlzheimer'sDisease:18DistinctTypesofEvidence》的综述系统性总结了过量的手机和无线网辐射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之间的关联 。
玩手机的“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
文章图片
阿尔茨海默症 , 俗称“老年痴呆” , 是癌症之外最严重的老年病之一 。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协会统计 , 全球每3秒钟就会产生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 , 而且其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 在美国 , 因癌症死亡人数与老年痴呆致死人数几乎相等 , 且老年痴呆治疗费用远高于癌症 。 这使得老年痴呆成为目前癌症之外最火热的研究方向 。
手机影响老年痴呆的主要生物学机制可能是:研究发现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场(EMF) , 包括用于无线通信(如手机、Wi-Fi和其他智能设备)的相干电磁场可以产生较强的电磁力作用于生物体的电压门控钙通道 , 从而导致细胞内钙(Ca2+)的增加 。 而阿尔茨海默病(AD)的钙假说则表明 , 细胞内钙的累积会导致大脑产生各类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物级联反应促进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 。
基于以上两点 , 作者对电磁场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 。
玩手机的“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
文章图片
Fig.1EMFpathwaysofactionproducedviaVGCCactivation.
低强度电磁场产生生物学效应的主要机制是激活电压门控钙通道(VGCC) 。 而这些电磁场的范围从毫米波频率 , 微波 , 射频 , 中频 , 极低频(包括50和60Hz) , 一直到静态电场甚至静磁场 。 而其生物学反应过程则涉及到氧化应激、NF-κB通路、炎性细胞因子、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个途径 。
玩手机的“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
文章图片
Fig.2ADinvolvementofelementsoftheperoxynitritepathwayandexcessivecalciumsignalingproducedbyEMFVGCCacti-vation.
阿尔茨海默病之所以被称为“老年痴呆”就是因为其发病年龄较高 。 然而 ,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 (猝死就算了 , 还有痴呆 , 年轻人 , 注意此处重点干货!)
玩手机的“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临床上以65岁为界 , 之前发病者称为早发性痴呆、之后称为老年性痴呆 。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 各类电子产品数量激增 , 网络制式也从2G增加到3G、4G和5G , 这个发展趋势与早发性痴呆的发展趋势吻合 , 表明两者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
玩手机的“老年痴呆”,这真不开玩笑!
文章图片
Fig.3Thetherapeuticpathwayandtheperoxynitrite/oxidativestress/inflammationpathwayeachinhibittheactionoftheotherviamultiplemechanisms
此外 , 大量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 电磁场暴露较高的人群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较高 。 而一般认为阿尔茨海默病通常起始于应激源(如头部创伤)并经过约25年的潜伏期 。 而电磁场的暴露可能降低其潜伏期 。
最后 , 作者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一是要开展阿尔茨海默证脑标记物与低龄患者间脑补MRI异常关联的研究;二是开展对30-40岁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电磁场暴露评估(手机、WIFI、智能设备等);三是对信号基站附近一年以上的居民进行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