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后教你学会喝茶,正确“补觉”

熬夜之后 , 很多人想到的补救方法是“多睡觉” , 其实 , 除了补觉 , 你还可以选择「喝杯茶」 。
近日 , 我国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在食品科技领域国际期刊《食品科技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刊文 , 分析了饮茶有助于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症 。
熬夜后教你学会喝茶,正确“补觉”
文章图片
解读茶叶缓解熬夜伤害的原理 , 教你学会喝茶 , 正确“补觉” 。
喝茶有助修复熬夜伤害
昼夜节律紊乱症会通过多器官串扰影响身体的代谢和炎症反应 , 进而引发脂肪肝、糖尿病、慢性肠胃炎等疾病 。 然而 , 科学家们对器官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仍知之甚少 , 迄今未能发现有效预防和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药物 。
研究团队从“肠—肝—脑”轴的角度分析了昼夜节律紊乱对个人及其后代健康的威胁 , 并总结了茶叶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方面的潜在功效 。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 , 茶叶中的活性物质茶多酚、茶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在平衡糖脂代谢、抗炎、抗氧化、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方面显示出优势 。
熬夜后教你学会喝茶,正确“补觉”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认为 , 茶叶可能具有预防和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潜力 , 其重要功能是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 。
研究人员推测 , 茶叶可能会干预胆汁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G蛋白偶联受体 , 从而减少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代谢紊乱和炎症 , 其中可能有潜在的靶点 。
熬夜后教你学会喝茶,正确“补觉”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认为 , 现在是时候进一步探讨茶叶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方面的潜在机制和靶点 , 以明确茶叶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 这将为该领域的开发带来宝贵研究 。 他们建议 , 在那些不得不熬夜的时候 , 最好泡上一杯茶 。
健康喝茶做到“三看”
喝茶不仅有助缓解昼夜节律紊乱 , 还能保护心血管 , 减少糖尿病 , 预防痴呆 , 护齿以及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 。
怎样喝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健康作用 , 未必人人都懂 。 喝茶时要注意看以下3个方面 。
看“体质”喝茶
总的原则是 , 热性体质的人应多喝凉性茶 , 虚寒体质者应多喝温性茶 。
熬夜后教你学会喝茶,正确“补觉”
文章图片
我国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人体体质划分为九种类型 , 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 。
阳虚质 , 可多喝红茶、黑茶、重度发酵乌龙茶 , 少喝绿茶、黄茶、苦丁茶;
阴虚质者或湿热质 , 则应多饮绿茶、黄茶、白茶、苦丁茶、轻发酵乌龙茶 , 慎喝红茶、黑茶、重发酵乌龙茶;
气郁质者应多喝富含氨基酸的白茶、花茶、
特禀性体质则需要喝淡茶;
其他体质类型可适量喝各种茶 。
人的体质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 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体质的多样化 。 喝茶时不必一成不变 , 无论哪种茶 , 偶尔喝点 , 品鉴一下都没关系 。
看“时”喝茶
“时”的含义主要有两点:喝茶时令和喝茶时间 。
喝茶时令
春天适合多喝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牡丹花茶等芳香开窍的花茶来疏肝理气;
夏天可多喝白茶、黄茶、苦丁茶、轻发酵乌龙茶、生普洱等来祛湿避暑;
秋季应多喝乌龙茶或者红、绿茶混用 , 绿茶、花茶混用 , 以解燥除烦;
冬季可多喝红茶、熟普洱、重发酵乌龙茶来温暖脾胃 。
喝茶时间
饭前别喝茶 , 因为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 , 抑制胃液分泌 , 妨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