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做个晚熟的人 晚熟的女孩是幸运的

请不要做个晚熟的人 晚熟的女孩是幸运的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当别人智慧伶俐时,他们又呆又傻;
当别人权衡利弊时,他们一片赤诚;
当别人心机用尽时,他们灵魂开窍;
虽然开窍了,但仍旧保持那份善良和赤诚 。
的确,晚熟的人,有晚熟的好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我劝你,假如可以,尽量不要做个晚熟的人 。
我曾是一个晚熟的人,凡事都比别人慢半拍 。
小时候,其他孩子6岁上幼儿园,我7岁才去报到;
读小学,我的功课跟不上,天天放学后都要被老师“留堂”;
到了初高中,身边有些同学到了叛逆期,我却懵懵懂懂,一心钻到书堆里;
大学毕业工作后,依然保留很重的学气愤,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适应不了职场节奏......
晚熟,对我来说,不是“不谙世事”,不是“天真单纯”,而是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迟到 。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人会等你长大,真正让你成长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惨痛的教训罢了 。
有时候,晚熟,意味着逃避 。隔壁王叔家的儿子小林,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门门功课拿第一,高考考进了一所985/211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保送硕士研究生,是我们老家的名人 。
他的父母,每次谈到他,都是满脸的骄傲 。
硕士毕业后,小林的家人都以为他会找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 。谁知,毕业不到半年,他就换了3-4份工作,理由不是工作太辛劳,就是人际关系太复杂 。
后来,小林干脆就辞职在家宅着,再也没有出去找过工作 。
现在,他的父母每次谈到他,只有深深的叹息,我们也为他感到可惜 。
小林,其实也是晚熟的人 。父母辛劳供他读书,本该到了他回报父母的时刻,但是他却因为害怕面对现实社会,选择了逃避 。
像小林这样晚熟的人,是幸运的 。因为身后有人为他们承担义务和责任,他们才有了逃避的借口 。
但同时,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这世上没有永恒的港湾,总有一天,他们要直面现实 。到那时,他们很有可能因为没有经历太多的历练,而被现实扼住咽喉 。
晚熟,何尝不是一种自私呢?记得读书的时候,我们一群女生围在一起聊天 。谈到做饭,很多人都说自己长这么大了,都还没有做过饭,都是父母一手包办,我也不例外 。
好像当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主是我们统一默契的骄傲 。
而实际上,在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很小就开始“当家做主”,家里的柴米油盐基本都是由他们操办 。到了我们这一辈,因为生活条件变好了,因为父母的宠爱,能够幸运地“饭来张口”,其实应该感恩,而不是把它当做夸耀晚熟的资本 。
后来,当我自己开始尝试做饭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下厨的辛劳 。想到自己曾在小伙伴面前说过的话,我觉得自己很自私 。
晚熟,对我们这一辈来说,只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宿命 。当我们选择成为一个晚熟的人,其实就是就等于把更多的责任推给了身边的人,比如我们的父母 。而原本,我们可以更加懂事,我们的父母可以过得更轻松 。
现在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都变得更好了,我们更多是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就像温室里的花儿,没有经历太多的风雨,导致心智上没有父母同时期成熟 。
但是,请不要为此感到骄傲,找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盛,成长得更快 。不要等到社会将你催熟,体会到“被锻炼”的痛苦,你才明白,不该做个晚熟的人 。
【请不要做个晚熟的人 晚熟的女孩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