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主任邓建军:建议重视公共卫生投入共同守护健康 党代表风采

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主任邓建军:建议重视公共卫生投入共同守护健康 党代表风采
文章图片
邓建军
高杨封面新闻采访人员周洪攀
人物简介:
邓建军 , 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门诊医技大科第四党支部书记、主任、检验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 从医27年 , 先后获得卫生部“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后备人选、2019年省人社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
五年感受:
守医者初心 , 担健康使命——作为一名扎根基层检验岗位的医务工作者 , 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 , 坚持检验工作的高、精、准、严要求 , 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 。
未来期许:
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 加强学科建设 , 加强团队建设 ,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 同时 , 坚持职业病及环境毒理学研究 , 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 。
5月11日 , 邓建军和同事一起在传染病实验室做核酸样本检测 。 作为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主任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她 , 既要组织协调实验室工作 , 又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 她建议 , 希望能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 , 让医院的重心前移 , 提前做好疾病预防 。
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主任邓建军:建议重视公共卫生投入共同守护健康 党代表风采
文章图片
邓建军在实验室
锻炼出过硬检验队伍
半年不到完成近百万人次核酸检测
走进四〇四医院的医学检验实验室 , 检验科的医护人员正在对核酸样本进行检测 。 “我们医院作为绵阳市传染病、职业病定点医院 , 每天要做成千上万的核酸样本检测 。 ”据邓建军介绍 , 疫情发生以来 , 检验人员从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开始走入大家的视线 , 成为抗疫一线的“防疫尖兵” 。
“我们的核酸检测团队 , 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队伍 。 ”邓建军说 , 绵阳四〇四医院医学检验科新冠检测实验室 , 是四川省首批通过验收的新冠确诊实验室 。 在当时对病毒知之甚少的情况下 , 核酸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 穿着三级防护装备 , 一做就是五、六个小时 , 出实验室后全身都湿透了 。 而且当时采用的是非灭活病毒采样管 , 实验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非常高 。
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主任邓建军:建议重视公共卫生投入共同守护健康 党代表风采
文章图片
邓建军在实验室
“我们是全省率先提出核酸2小时出检测报告的医院 , 采用人、机不停歇 , 让核酸检测再提速 。 ”邓建军说 , 今年1月 , 医院检验科一次抽调了10名医护人员支援外地核酸检测 。 而当时 , 绵阳本地也出现了疑似病例 , 核酸检测任务也相当艰巨 , 留守的核酸检测人员每天不停歇工作 。 从今年1月到5月 , 医院核酸团队已完成了近百万人次的核酸检测量 。
绵阳四〇四医院检验科主任邓建军:建议重视公共卫生投入共同守护健康 党代表风采
文章图片
邓建军
主持参与省市重点项目
培养更多检验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邓建军 , 一直坚持职业病及环境毒理学研究 , 在该领域已深耕27年 , 取得了很多突破和成就 。
2015年 , 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典型温石棉与主要人工代用纤维致突变性及其机理研究” , 对中国温石棉进行了综合评价 , 为我国的温石棉走向世界作出贡献;2016年 , 主持完成了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我国不同地域PM2.5致肺泡上皮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研究(重点)” , 系统阐明了PM2.5致细胞损伤-病理变化-基因突变-癌症发生发展的动态机制 , 为PM2.5所致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成果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 , 主持完成了绵阳市应急科研计划项目 , 从代谢组学方面探讨了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和筛选出感染标志物 , 对疫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