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湿气困脾,百病丛生”,一个良方,健脾、燥湿、和胃,湿去病除

健脾|“湿气困脾,百病丛生”,一个良方,健脾、燥湿、和胃,湿去病除

文章图片

健脾|“湿气困脾,百病丛生”,一个良方,健脾、燥湿、和胃,湿去病除

但凡懂点中医的人都知道 , “千寒一去 , 一湿难除”;也知道“脾胃不好 , 百病丛生” 。 假如 , 湿气侵袭脾胃 , 又当如何?这种情况是不是比较棘手?一个是湿气太难缠 , 一个是脾胃不太好 , 两个加起来 , 可能会让疾病更加缠绵难愈 , 这就成了“湿气困脾 , 百病丛生” 。 那么 , 有没有一些方药能够将湿气去除 , 又能将脾胃健运呢?还真有 , 不过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平胃散 , 平胃散是一个千古名方 , 此方一出 , 健脾、燥湿、和胃 , 脾胃壮、湿气祛、百病除!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全方由“苍术四两、厚朴三两、陈橘皮二两、甘草一两”四味中药组成 。 按照原方的记载 , 这四味中药的都需要炮制 , 其中苍术先要去黑皮 , 捣为粗末 , 炒黄 , 厚朴先要去粗皮 , 然后涂上生姜汁 , 炙干 , 有香熟感 , 陈橘皮洗去杂质 , 焙干 , 甘草炙黄 。 具体的使用方法 , 是先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 , 做成散剂 , 每次服用的时候 , 取药末二钱 , 用水一盏 , 加生姜二片 , 大枣二枚 , 一起煎煮至六成时 , 去掉药渣 , 饭前温服 。
对于平胃散的剂量 , 《汤头歌诀》里又提出了不同的剂量标准 , 《汤头歌诀》里记载的平胃散 , 剂量是这样的:苍术五斤、姜制厚朴、陈皮各三斤二两 , 炙甘草三十两 。 具体用法是 , 将这四味中药研为细末 , 每次服用的时候 , 取药末二钱 , 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 , 煎好后去掉生姜和大枣 , 饭前服用 。 也可以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也可以6味中药作为汤剂一同水煎服 。

平胃散实际所用的主药只有四味 , 那么它的配伍秘诀究竟又是怎样的呢?全方以苍术为君药 , 主要起到燥湿健脾的作用;以厚朴为臣药 , 主药起到化湿运脾、行气除满的作用;以陈皮为佐药 , 主要起到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 , 主要起到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 。 对于平胃散来说 , 虽然主药是四味 , 但是还有两味辅药 , 那就是生姜、大枣 , 这是在煎服法里体现的 , 那么这两味中药究竟在平胃散全方里扮演什么角色呢?生姜、大枣亦为佐药 , 主要起到调和脾胃、助脾健运的作用 。
【健脾|“湿气困脾,百病丛生”,一个良方,健脾、燥湿、和胃,湿去病除】对于平胃散的方源 , 其实最早并不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平胃散的名称 , 最早见于北宋王衮的《博济方》 , 不过药物组成是“厚朴、炙甘草、苍术、陈皮、人参、茯苓”等6味中药 , 原本是用来治疗脾胃不和、不思饮食的 。 但是后来 , 北宋的周应在《简要济众方》里将王衮的平胃散去掉了人参和茯苓 , 后来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 , 然后就广为流传 。 在宋代的官修医书中 ,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三部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力最大 , 其中尤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负盛名、流传最广 。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并非出自《局方》首发的方剂 , 却因为《局方》而声名大噪的原因 。
自从《局方》记载了平胃散之后 , 后世医家在平胃散的基础上 , 出现了太多的加减方 。 诚如清代名医汪昂所说 , “调胃诸方从此扩” ,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 平胃散与二陈汤合方 , 名为平陈汤 , 又名二陈平胃散 , 主治痰湿中阻、脾胃不和;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 , 名为胃苓汤 , 主治脾虚湿盛;二陈汤与小柴胡汤合方 , 名为柴平汤 , 主治湿疟;平胃散加麦芽、神曲或者大黄、芒硝 , 叫加味平胃散 , 主治湿滞脾胃、宿食不消;平胃散加半夏、藿香 , 名为不换金正气散 , 主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 。 这些是《汤头歌诀》中记载的平胃散最为著名的加减方 。 其实平胃散的加减方远不止此 , 比如《十药神书》的参苓平胃散;《寿世保元》的香砂平胃散;《证治准绳》的调气平胃散;《症因脉治》的枳桔平胃散、茵陈平胃散、荆防平胃散 , 《医宗金鉴》的芩连平胃散、香连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