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 陈育池发现 , “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很传统 , 流程监管难 , 产量跟不上 , 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 。 ”他坦言 , 最近曾有一家超市打算引入东寮豆干销售 , 但作坊的各种标准始终未能达到 , 最终“望而却步” 。
“单打独斗的豆干小作坊规模较小 , 销量低 。 只有抱团发展 , 才能扩大规模 。 ”陈和同在2018年推动成立东寮豆干小作坊联盟 , 从那时起 , 大大小小的豆干作坊开始转型升级 。 目前 , 东寮社区共有24家豆干作坊 , 带动近300名社区居民就业 , 年产值达到1800余万元 。
小小的东寮豆干为社区居民铺筑了一条致富路 。 那么 , 如何把这条道路走得更宽、更远?在邱武伟看来 , 东寮豆干、金柄村面线等非传统种植业 , 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 , 就是缺少生产空间 , 还没走上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 而这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 , 共同呵护培育 。
“从长远来看 , 要提升‘一村一品’的产能 , 可以探索建设通用厂房 , 向就近的工业区引导 , 只有规范生产 , 才能发展壮大 。 原本的家庭作坊可以改造为文化展示馆 , 既可以展示发展史 , 也可以进行展销 。 ”邱武伟建议道 。
一根蒜蓉枝
激活一个村
好滋味
“红发”蒜蓉枝 , 有了蒜香、番茄、椒盐、香葱、黑糖、海苔等十余种口味 , 还有了小麻花的形式;“火兴”贡糖琢磨出了咸味的贡糖 , 咸甜参半的新口味反而更受欢迎……不断创新口味 , 让传统小吃香飘八方 。
文章图片
桂林村的蒜蓉枝都是手工拌制 。
蒜蓉枝、贡糖、麻酪、麦芽糖、花生酥……是厦门人喜爱的“古早味”小吃 。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 , 翔安区桂林村七里自然村正是这些小吃的重要产地 。 一到周末 , 从厦门岛内、漳州、泉州驱车前来购买闽南传统小吃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 让这个村庄十分热闹 。
桂林村七里自然村有300多户人家 。 “从清朝开始 , 这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蒜蓉枝、贡糖等传统小吃 , ”桂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国辉说 , “一开始都是自产自销 , 后来慢慢越做越大 , 七里村也被人们称为美食村 。 ”
市民熟悉的“红发”蒜蓉枝同样出自七里自然村 。 在“红发”的生产车间 , 女工们熟练地打包蒜蓉枝 , 一旁是一箱箱成品 , 马上就要送往岛内的超市 。 厂长沈辉煌介绍道:“我们的蒜蓉枝酥中带脆 , 脆而不硬 , 甜而不腻 , 消费者很喜欢 。 ”
传统小吃的香味飘出了七里自然村 , 飘到了隔壁的诗坂自然村及其他自然村 。 沈国辉说 , 目前 , 整个桂林村有60多户人家在做闽南传统小吃 , 七里自然村主要做蒜蓉枝、贡糖、花生酥、麦芽糖 , 诗坂自然村主要做桔红糕、马蹄酥 , 几个村庄连片发展 , 大大方便市民采购闽南传统小吃 , 催生闽南传统小吃甜点的传承基地 。 目前 , 数十种不同的产品稳定发展 , 年产值约270万元 。
不仅要守正 , 也要创新 。 村民们在坚持古法制作的同时 , 也在积极谋求变化与突破:“红发”蒜蓉枝 , 有了蒜香、番茄、椒盐、香葱、黑糖、海苔等十余种口味 , 还有了小麻花的形式;“火兴”贡糖琢磨出了咸味的贡糖 , 咸甜参半的新口味反而更受欢迎;“七里香麦芽糖”改变传统走街串巷叫卖的形式 , 利用互联网销售 , 一天能卖出两三百斤……一道道令人垂涎的闽南传统小吃承载着桂林村民们的致富愿景 。
“我们七里村有美食、美景 , 还有体验 , 可以研学 。 ”在沈辉煌的计划中 , 他还想开发闽南传统小吃研学之旅 , “以前只想着把蒜蓉枝卖出去 , 现在也要学会把人流引进来 , 留下来 。 ”
- 夏季蚊虫出没,小心这几种致命飞虫
- 福建有5大另类美食小吃,外地人无从下嘴,本地人却爱不释手
- 降压药|保护好你的小心肝,别让她受伤……
- 有几个好习惯可以让你的身体发生很大变化,长期坚持,效果更好
- 济南330万亩小麦收割全面展开 已收获两成以上
- 昆明送子鸟:大姨妈来了一个多星期,为啥还不走?
- 血管堵塞危害大,这几个表现你有几个?几个小妙招让血管流畅
- 舌尖上的大连——大连特色菜
- 湖北农村大席上的四道硬菜,你吃过几道?
- 安徽“四大怪菜”,外地人看完难以接受,你有没有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