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险下架潮背后:11%医生所在医院买了,21%医生却连五险都没有

本文作者:锤锤
3月 , 「隔离险」上演一波下架潮 。
隔离险下架潮背后:11%医生所在医院买了,21%医生却连五险都没有】号称「几十块一年 , 居家隔离也能赔!」「一杯奶茶钱保一年」的多款隔离险 , 纷纷于三月下架 。 根据光明网报道 , 目前约有几十家保险公司下架了60多款隔离相关产品 。
回到2021年 , 隔离险销售得如火如荼 , 部分医院也给医生购买了 。 丁香园发起的相关投票显示 , 约11%的医生表示 , 所在医院为其购买了隔离险 。
隔离险下架潮背后:11%医生所在医院买了,21%医生却连五险都没有
文章图片
丁香园投票结果截图
乘着风起 , 也随风落 。 如今大部分隔离险已经无法购买 。 4月 , 又进入了理赔难瓶颈期 。
网红险种却遇「理赔难」
2020年 , 随着疫情出现 , 「隔离险」运势而生 。 它的雏形 , 是各大保险公司在当年2月开始陆续出台的新冠肺炎生命保障计划 , 针对客户因感染新冠住院、身故的赔偿 , 后在逐渐发展为针对隔离而给予赔付的险种 , 冠名「隔离险」 。
与传统保险不同 , 「隔离险」是疫情与互联网背景结合下的产物 , 用户不需要去保险公司、或联络经理人就可自行购买 。 它用低廉的价格吸引着消费者 , 购买往往是顺手的事 , 很少有人会真的点开保险条款查看 。
隔离险下架潮背后:11%医生所在医院买了,21%医生却连五险都没有
文章图片
另外 , 当一个城市出现疫情 , 也是隔离险的购买高峰 。
但是 , 虽然医生作为接触新冠病人最多的人群 , 「隔离险」并不能针对医生给予特别保障 。 「赔付需要在中高风险地区 , 单论医生身份 , 是无法赔付的 。 」保险运营专家魏子青表示 。
如今在某保险投诉平台上搜索「隔离险」 , 会出现3000余条投诉 , 还有多个集体投诉 , 涉及多家保险公司 。 隔离险拒赔理由包括「不符合中高风险地区分类」「缺少诊断证明」「无法证明是密接」等 , 还有公司未声明理由直接拒赔 , 后续不回复 。
隔离险下架潮背后:11%医生所在医院买了,21%医生却连五险都没有
文章图片
某保险投诉平台截图
例如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 上海市民金女士购买了某隔离意外伤害险 , 上海出现疫情后 , 以「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代替原有的「中高风险地区」 。
社区要求金女士居家隔离 , 后来她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 但最终被拒绝 , 理由是:金女士无法证实自己「所在地或途经地属于中高风险地区 , 或属于新冠肺炎确诊或密切接触者」 。
部分医生仍然缺少五险保障
对于商保公司来说 , 保险无疑是赚保费或赚吆喝两种目的 , 显然隔离险无法达成前者 , 而后者又给公司带来较高的投诉率 , 下架是理所当然 。
另外一个原因 , 魏子青表示:「疫情只有两年多 , 隔离险也无法进行更新迭代 , 甚至双方对于保障利益的定义都不是很清楚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类似金女士的案例还有很多 。
今年2月 , 中国银保监会财险部向各银保监局、财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 《通知》指出 , 保险公司应主动做好理赔服务 , 不得无理拒赔 , 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 , 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 。
那么 , 医生的相关保障应该由谁来负责?
从《劳动法》的层面 , 医生是医院的职工 , 法律没有特殊要求给医生上特殊的保险 。 「例如建筑业 , 是国家要求给工人上个人意外保险 , 医生相关的我没有听说过 。 」魏子青说 , 上保险是自愿行为 , 不是医院的责任 , 上不上补充保险完全看医院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