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家哭着说,“妈妈,他不跟我玩”时,你可以这样做

孩子对社交有着本能的需求 。
尤其是在3~5岁成长的“人际交往敏感期” , 孩子会非常喜欢跟朋友玩 。
他们通过一起玩、分享玩具、食物 , 建立信任 , 体会被认可被欣赏的喜悦感 。
孩子回家哭着说,“妈妈,他不跟我玩”时,你可以这样做
文章图片
就像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童年时期一般有两个世界 , 一个是和父母相互作用的世界 , 一个是同伴的世界 。
同伴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 , 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
既然同伴如此重要 , 那么 ,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很难融入集体、交到朋友呢?
孩子的原因
有些小孩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 , 而导致无法顺利融入集体 , 比如非常内向 , 沉默寡言 , 在人前拘束不会表达 , 经常拒绝别的小朋友的邀请 。
还有些小孩比较霸道 , 喜欢以自我中心去抢玩具、打人等等 , 长期下去 , 大家都不喜欢跟他玩 。
孩子回家哭着说,“妈妈,他不跟我玩”时,你可以这样做
文章图片
家庭的原因
孩子说:“妈妈 , 他不跟我玩 。 ”其实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 , 他的内心是渴望融入集体的 。
有的父母会忽略孩子的社交需求 , 直接来一句:“不玩就不玩 , 咱不稀罕 , 把学习搞好 , 他们自己会找你玩的” , 从而让孩子错失学习社交的机会 。
还有的父母会把问题归咎在孩子自己身上 , 指责孩子:“他为什么只不跟你玩儿呢?”孩子得不到理解 , 还加重了痛苦 , 社交自信心被打击 , 对交友产生畏惧 。
可见 , 父母没有给孩子正确的社交引导 , 也会造成孩子出现社交障碍的情况 。
环境的原因
孩子的交往是双向的 , 环境中有没有合适的玩伴是影响孩子社交的关键因素 。
想交朋友身边却没有同龄的孩子 , 远离熟悉的环境搬家到新社区 , 找不到跟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 这都会让孩子找不到合适的交往对象 , 而无法融入集体 。
不论是什么原因 , 孩子社交受挫时 , 都需要被理解和正确引导 。 想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社交 , 家长们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倾听和引导孩子
被别人拒绝的时候 , 孩子会觉得很低落、很困惑 。 这个时候父母不要着急讲道理 , 而是要认真倾听和引导孩子 。
演员蔡少芬带孩子参加节目 , 小女儿遭到了其他伙伴的排斥 , 哭着找蔡少芬诉说委屈 。
“她们都不跟我玩!”
“她们只喜欢姐姐!”
“她们一整天都不理我!”
孩子回家哭着说,“妈妈,他不跟我玩”时,你可以这样做
文章图片
蔡少芬拥抱并鼓励女儿:“我觉得你的感受是真实的 , 我也接纳你的感受 。 我教你一样东西 , 就是你笑容多一点 , 你主动一点 , 你做回自己 , 他们肯定会被你吸引的 。 如果你还计较 , 你永远都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 ”
看到孩子的情绪 , 并且接纳他 , 给予孩子鼓励和勇气 , 是让他重拾社交信心的钥匙 。
教孩子“破冰”融入
很多时候孩子社交失败 , 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迈出“破冰”的第一步 。
游戏力工作室创始人李岩老师说 , 培养儿童社交能力的关键在于帮孩子理解集体规则和做出贡献 。
因此 , 当孩子想要融入集体的时候 , 家长可以这样做:
首先 , 引导孩子观察和理解对方在玩什么 , 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其次 , 主动做出贡献 , 自然而然地融入 。 比如 , 如果其他小朋友搭积木 , 可以先帮他们拿积木 , 如果在打球 , 可以先捡球 , 如果在跳绳 , 可以先拉皮筋 , 再轮流跳 , 等等 。
最后 , 引导孩子理解集体的规则 。 不要一加入游戏就说其他人做得不对 , 毕竟 , 大家都不喜欢破坏秩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