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速报 | 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专家研讨会

和年苑 ,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公众号 , 传递老年医学的价值和声音
在这里 , 了解当代老年医学
会议速报 | 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专家研讨会
文章图片
2022年6月9日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牵头的“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专家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丁卫华处长、杨凯处长 , 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康琳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主任刘晓红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孙晓红主任(主持工作)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隆福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复兴医院等16家综合医院共二十余位老年医学科主任、院长及医政管理人员参会 。 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康琳副主任主持 。
会议速报 | 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专家研讨会
文章图片
会议速报 | 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专家研讨会
文章图片
01
会议伊始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杨凯处长致辞并介绍了项目背景 , 2019年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老年医学科的建设 。 到2022年 ,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 包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 老年医学科建设率要达到50% 。 2021年又印发了“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的通知 , 到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要达到60%以上 。 北京市的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 到去年年底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的比例公立医院达到了68.6% 。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里面 , 也明确地把老年医学科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 到2021年年底 , 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了441.6万 , 超过了常住人口的20%以上 。 老年人口基数大 , 而且高龄化特点明显 , 全市10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有1300多人 。 所以对老年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 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集中 , 从整体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来看 , 老年医学的服务仍需要继续加强和规范 , 老年医学科的能力水平、管理水平和老年医学服务的质量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 所以北京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今年专门设计了“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 , 委托北京协和医院来牵头 。 一方面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帮助尚未建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起来 , 开展好业务;二是发挥综合医院的人才、技术各方面的优势 , 把基层服务力量比较薄弱的医疗机构给带起来、扶持起来、规范起来 。 把现有的老年医学科 , 从诊疗模式、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 , 再继续加强、继续规范 。 结合北京实际 , 做出首都特色:人无我有 , 人有我专 , 人专我精 , 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老年医学服务 。
会议速报 | 北京市老年医学科建设项目专家研讨会
文章图片
02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康琳副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 , 进行了项目具体内容汇报 。 前期在北京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的指导下 ,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进行了项目的准备、沟通、调研和初稿的形成 。 从不同医院的特点出发 , 就老年医学科建设的人员资质要求、收治病人特点、设置运行及服务规范、工作模式基本要求、科室管理制度、人才梯队及培养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 建议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科着重针对急性医疗的需求、二级医院针对急性后医疗进行分级诊疗 。 老年医学科收治病人体现自身特点(年龄60岁以上、全身非特异性症状、慢性疾病急性加重需入院诊治 , 复杂疾患、功能下降、多病共病、多重老年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老年医学科病房应当以老年患者为中心 , 采用老年综合评估与管理 , 采用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 , 对老年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及老年友善服务 , 最大程度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加强沟通 , 医患共同决策 。 同时开展围术期管理、安宁缓和医疗会诊等院内特色医疗服务 。 建议有条件的单位进行远程医疗咨询、教学培训 , 以便实现连续医疗 , 赋能社区及医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