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什么古代把晚餐称为“鬼食”?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 , 损一日之寿” , 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 , 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 , 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
晚餐有“鬼食”之称 , 虽然有些夸张 , 但也不乏道理 , 晚餐吃得不好 , 引起非常多的疾病 , 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
浅谈为什么古代把晚餐称为“鬼食”?
文章图片
有健康专家提出了这个观点:晚餐的作用 , 四分之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命 , 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 。 虽然比例不一定准确 , 但足以说明吃晚餐的很身体健康之间的直接联系:晚餐确实能够决定你的寿命 。
浅谈为什么古代把晚餐称为“鬼食”?】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 , 但说明了一个事实:晚饭吃不对惹出一身病 。
古人只吃两顿饭 , 不吃晚饭
在《墨子·杂守》上记载 , 兵士每天只吃两顿 。 第一顿称“朝食”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餐 。 第二顿称“飧”或“食” , 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
对于进餐时间 , 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 , 意思就是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 , 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 。
浅谈为什么古代把晚餐称为“鬼食”?
文章图片
中医和佛教都说:“过午不食” 。 所谓“午” , 就是中午11点—13点 , 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 。 这里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1418年 ,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宠臣——翰林学士胡广死了 , 享年只有37岁 。 胡广是个文人 , 其特点是守口如瓶 , 朱棣与他商量事 , 他是绝对不会泄露的 , 因此朱棣很喜欢他 。
但是朱棣也很讨厌他 , 因为胡广爱吃晚饭 。 在古代 , 一个人如果吃晚饭 , 就会被认为是放荡 。 但是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 , 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 , 因此必需多吃几次饭 。 朱棣也就原谅他了 。
胡广当了翰林之后 , 才开始吃晚饭 。 诚如他自己说的 , 他自己长期有病 , 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 , 因此要吃晚饭;而且晚饭非常丰盛 。 然而胡广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吃晚饭而强壮起来 , 反而毛病越来越多 , 于是37岁就吃死了 。
浅谈为什么古代把晚餐称为“鬼食”?
文章图片
古人的“过午不食” , 并不是让大家真的不吃晚饭 , 毕竟现代人入睡时间明显晚于古代 , 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 , 现在不能照搬 。 但是提倡大家晚饭要少吃一点 , 晚饭吃不对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
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 , 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 , 吃的营养越丰富 , 越转化不了 。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 , 二是脾胃功能弱了 。 脾胃功能的下降 , 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 。
《黄帝内经》说 , 饮食自倍 , 肠胃乃伤 , 又说 , 大饱伤脾 。 就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