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写农民增收新篇章

本文转自:民族日报
时下 ,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种植的头茬高原夏菜已陆续成熟 , 进入采收期 。 一大早 , 莲麓镇寺址村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内 , 村民尚青青和同伴走进菜地 , 开始一天的劳作 。 “这两天就要铲红笋了 , 我一天能挣100元 。 ”尚青青笑着说 , 从今年3月到现在 , 她空闲时间就到基地里打工 , 挣了将近5000元 。
“蔬”写农民增收新篇章
文章图片
去年2月 , 康乐县农百鲜蔬菜合作社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100多亩土地 , 在寺址村建成高原夏菜种植基地 。 今年合作社又流转了200多亩土地 , 搭建大棚 , 种植菜花、西蓝花、莴笋等蔬菜 。
日前 , 走进寺址村 , 只见连片的大棚绵延铺展 , 一片片、一排排菜花、红笋长势喜人 , 大片的蔬菜田地之间 , 工人们正在锄草、施肥、浇水……为蔬菜的丰收作准备 。
“蔬”写农民增收新篇章
文章图片
合作社负责人刘学峰介绍 , 这里气候凉 , 昼夜温差大 , 病虫害和污染少 , 种出的菜品质好 , 主要销往贵阳、广西等地 , 深受消费者欢迎 。 基地带动了寺址村20多人就近务工 , 蔬菜丰收时用工达60多人 。
“出门就务工 , 下地就赚钱” , 这是基地务工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 。 规模种菜 , 不仅能卖出好价钱 , 也使用工需求量大增 。 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了就业挣钱和顾家两不误的新生活 。
“蔬”写农民增收新篇章
文章图片
尚青青过去一直在家里种地 , 照顾婆婆和孩子 , 家里的花销主要靠丈夫外出务工 。 得知村里蔬菜种植基地招工的消息后 , 她和几位村民就来这里打工 。 “大棚里种菜是精细活 , 我们在这里还能学到种植技术 , 日子越过越好了 。 ”尚青青不再为没地方打工赚钱发愁 。
“蔬”写农民增收新篇章
文章图片
乡村振兴 , 产业先行 。 该基地是当地盘活土地资源、“蔬”写产业兴旺新篇章的一个缩影 。 如今 , 在康乐县康丰乡、五户乡、胭脂镇等地 , 都能看到种植高原夏菜的场景 。 据了解 , 近年来 , 该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的路子 , 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 加大扶持力度 , 推动高原夏菜产业快速发展 , 2022年引进培育高原夏菜种植经营主体28家 , 计划种植1.5万亩 。 截至目前 , 育苗甘蓝、菜花、辣椒等188亩(3760万株) , 种植甘蓝、红笋、西兰花等蔬菜6252亩 , 新建蔬菜大棚257座 , 累计带动农户1.32万人次 。 在胭脂镇、五户乡、莲麓镇、上湾乡、康丰乡开展高原夏菜种植技术培训班5期284人 , 通过技术培训为健康发展高原夏菜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
“蔬”写农民增收新篇章】一座座蔬菜大棚、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孕育生机 , 一株株蔬菜种苗牢牢扎根、拔节生长 。 放眼望去 , 在康乐大地上 , 处处升腾着绿色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