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龚兰生教授|他是我国大规模多中心临床治疗试验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2022年6月11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布讣告 , 该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无党派知名人士 ,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原所长 , 瑞金医院原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原主任、心血管内科原主任 , 中国高血压联盟原副主席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原副主任委员 , 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龚兰生教授于2022年6月11日6时30分因病逝世于瑞金医院 , 享年99岁 。
悼念龚兰生教授|他是我国大规模多中心临床治疗试验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文章图片
悼念龚兰生教授|他是我国大规模多中心临床治疗试验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文章图片
龚兰生 , 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 1978年 , 参与中国首例心脏移植术 。
1948年 , 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 , 获医学博士学位 , 进入广慈医院内科工作 。 1951年 , 参加上海市第二批抗美援朝医疗队 。 曾任瑞金医院内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 ,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修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法国心脏病学会委员、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外籍教授、法国大学委员会外籍教授、德国高血压研究所国际顾问团成员 , 《国外医学杂志-心血管病分册》和《上海医学》主编 。
1959年 , 开展右心导管检查 。 1967年 , 研制体外心脏除颤器 。 20世纪80年代 , 在国内率先开展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检查和24小时动态血压研究 。 1986年 , 承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冠心病无创伤性诊断新技术的应用及其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对比研究” 。 1992年-1995年 , 作为大规模临床试验科研项目(STONE试验)负责人 , 在国内外首次报道钙拮抗剂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 引起巨大反响 。
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多名 , 在内科心血管各个领域发表100余篇论文 , 专著7本 ,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科技成果等奖项7项 。 1991年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以下内容摘自2014年出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追梦半世纪——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总是西服革履 , 永远风度翩翩 , 气度雍容 , 知识渊博 , 儒雅大气……中国高血压联盟创始人之一、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原所长、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龚兰生教授 , 在所有人眼中的画像都是这般超凡脱俗 。 在他的高足沈卫峰教授看来 , 恩师的这份儒雅气度旁人学也学不来 , 因为古人早已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 而龚兰生的出身也为他增添了不少洋派的国际范儿与家族的大家风范 。
荷兰出生的他有着国际范儿龚兰生家世显赫 , 他的名字“兰生”就很清晰地刻上了外交官父亲的印记 。 他祖籍福州 , 但1923年出生于荷兰海牙 , 父亲是当时中国驻荷兰公使 , 在驻荷兰期间出生的兄弟俩就分别得名“荷生”与“兰生” 。
龚兰生“高大上”的形象让人们很容易与风度不凡、中文不甚流利、充满传奇色彩的老派“海归”联系起来 , 其实他4岁时便随父母回国 , 在上海度过了他全部的学生生涯 , 中文、英文、法文都很流利 。 在上海复兴公园后面曾有一所法童学校 , 当时他的父亲在法国租界担任法官 , 龚兰生兄弟二人因此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 。
龚兰生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震旦医学院学习 , 1948年医学院毕业进入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开始自己灿烂的行医生涯 。 那时震旦的毕业生要想分配到广慈医院是一件非常高难度的事 , 除非极其优秀 , 而龚兰生在当年的毕业生考试中勇夺第一 , 而6年总成绩排名也位居探花 , 终于顺理成章地成为广慈医院大内科的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