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还是那个味的“马街凉卷粉”

本文转自:掌上曲靖
“金春芬拿起一块卷粉 , 抖抖 , 像跳跃的女孩子青春的裙摆 , 丢到砧板上 , 又弹了一下 , 才服帖下来 , 像是被她驯养过 。 虽然荞是深色 , 但金的卷粉却像墨玉 , 黎明前的样子 , 在等烟雨 , 磨砂的暗……”读到朋友散文中这些精彩的文字 , 瞬间就想站在金春芬面前 , 吃一碗她亲手做的凉丝丝、酸辣辣、嫩滑滑的凉卷粉 。
依然还是那个味的“马街凉卷粉”
文章图片
爽口的凉卷粉 。
依然还是那个味的“马街凉卷粉”
文章图片
动作麻利的金春芬 。
陆良县马街镇有很多家凉粉店 , 要吃到正宗的金氏百年老字号凉卷粉就得认真寻找 。 大西村街边一间不起眼的二层楼民房门口挂着一块已经褪色的招牌 , 上面写着“金氏凉卷粉” , 这才是当地人最喜欢的味道 。 店铺里 , 几张简单而干净的桌凳 , 坐在一排盆盆罐罐后面戴着口罩的金春芬正动作麻利地把荞卷粉、老凉粉、水凉粉、抓抓粉、面筋一样不漏地放在一个白瓷碗里 , 香菜的绿、油辣椒的红 , 配上罐罐里秘制的各种佐料 , 一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就放在面前 。 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一口送入嘴里 , 一种嫩滑的感觉伴着佐料的麻辣香味直抵味蕾、沁入心脾 , 一口接一口 , 不同食材的凉粉和卷粉在口齿间相互碰撞、融合 , 香、甜、鲜、嫩的感觉弥散开去 , 舍不得吃快 , 但又慢不下来 , 心中不禁感慨:怪不得陆良人都喜欢到马街来吃凉卷粉;怪不得马街人回家乡都要来吃一碗“金氏凉卷粉”;怪不得金春芬会被评为陆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依然还是那个味的“马街凉卷粉”
文章图片
秘制的调料 。
凉卷粉是马街的一张名片 , 能够成为独具风格的地方名小吃 , 源于马街曾经的辉煌和厚重的历史 。 金春芬制作各类凉品的手艺是她婆婆奋斗了一辈子积累下来的经验 , 她嫁过来后传承婆婆的手艺又做了28年 , 为了能更好地保证制作出记忆中的原汁原味 , 她至今依旧严格地按照当年婆婆教授给她的传统的制作手法 , 一丝一毫都没有改变 。 苦荞磨成浆后 , 放在方盘里用大火蒸透 , 制作成荞卷粉;土灶上的大锅中放入豌豆浆 , 控制好火候及搅拌频次是凉粉劲道好、口感好的关键 。 每天 , 金春芬都要这样做 , 几十年如一日 。
依然还是那个味的“马街凉卷粉”
文章图片
简单干净的店面 。
依然还是那个味的“马街凉卷粉”】开面包车拉货的王师傅 , 只要经过马街都会到金春芬的店里吃一碗凉卷粉 , 随后带两碗回家给妻儿品尝 。 如今 , 马街凉卷粉成为许多像王师傅一样的人们的“心头好” , 马街镇上的凉粉店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老顾客、新食客凡是到马街 , 都会去品尝这熟悉又难忘、多年不变的记忆中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