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园 | 不要“帕”!《抗帕词典》为帕友指点迷津

康健园 | 不要“帕”!《抗帕词典》为帕友指点迷津
文章图片
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 , 帕金森病对中老年人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 我国有约300万帕金森病患者 , 6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7% 。 然而“知晓率低、就诊率低、诊断率低”是人们对帕金森病的认知现状 。
首先帕友不要被疾病吓倒 , 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 更多去想想自己怎样去治疗以及如何与帕金森病科学共处 , 而不是让自己陷入为什么会得病的牛角尖之中 。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 , 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 药物、营养、康复和心理疏导等应该贯穿治疗全程 , 使患者长期获益 。
在众多治疗手段中 , DBS疗法是外科首选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段 , 经过内外科医生的协作 , 手术和药物的治疗相结合 , 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所谓DBS疗法 , 即脑深部电刺激 , 俗称脑起搏器 , 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 , 发射电脉冲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 , 进而达到控制患者运动症状的目的 , 是外科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 。 该疗法全球临床应用超过30年 , 造福全球超过17.5万名患者 , 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 。
脑机接口、人机交互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 国内脑科学研究也围绕着这些方面展开 , 脑起搏器DBS可以被看作为脑机接口的一个尝试 , 未来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将朝着更智能化、更数字化、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
为了提升帕金森病患者、家属、基层医生和普通大众对帕金森病和科学治疗手段的认知 , 避免陷入误区 , 国内首部词典类抗帕读物《抗帕词典》问世 。 《抗帕词典》收录了丰富的帕金森病相关名词 , 覆盖疾病、用药、手术、康复和医学人文五大方面 , 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 , 通过有趣活泼的形式让读者了解帕金森病 。
另外 , 疾病科普活动“拥抱郁金香”行动(红色郁金香为帕金森病的象征)持续开展了五年 。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 , “拥抱郁金香”行动举办专业学术会议超过100场 , 参会医师超过15000人次 , 促进学术交流和诊治水平提升;通过500多场患者关爱行动 , 帮助超过10万名患者重新树立了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更好地为帕友提供长程的疾病管理方案 。
康健园 | 不要“帕”!《抗帕词典》为帕友指点迷津】(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