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测试特点 理综值得是哪几科


背景测试特点 理综值得是哪几科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理科综合
别名
理综、理科综合测试
定义
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
测试特点
时间紧,分值高
分数总值
300
构成学科
物理、化学、生物
适用情况
高考
针对群体
理科生
总时间
150分钟
外文名
comprehensive natural science
对应测试
文科综合
理科综合编辑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
理科综合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 。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
近年来生物在理综的比例越来越大,几乎接近物理化学分值,其他每年有时有细微变化 。即“3+X(综合)”考试中的“3”是指语数英,“X”是指由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或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分数是语数英三大科的二倍(文综或理综300分、语数英均为150分),由考生自己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若选择学理科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则“综合”是“理科综合” 。与其相对应的是“文科综合” 。这样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既要均衡发展,又能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缓解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 。
目录
1背景2测试特点3分科综述物理
化学生物4题型技巧选择题
非选择题5分科技巧物理化学
生物
背景
编辑
1999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借此为城市区分,西北为物理,化学,政治+X;东北为物理,化学,生物+X,其他地区可根据情况定性物理,化学+X+1 。
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采用新课程,高考模式除个别省市可能会作些微调(如2005年广西高考模式改为”3+小综合”模式)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2006年陕西大综合改成小综合、辽宁为助学生减负也再分文理科,2007年山东高考更注重能力考察,拟用3+X+1,而且此方案有可能被江苏借鉴 。2008、2009年,据专家分析,为适应课改全国高考科目,理综的考查方式可能还要变 。
据悉,从2010年开始,北京地区理科综合中的化学和生物分值有所变化,其中化学由108分降至100分,生物从72分升至80分,生物大题比原来增加一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
测试特点
编辑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其它高考科目相比,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时间紧、分值高 。150分钟,总分300分 。[1]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每空最高3分 。
第二、学科间的转换与答题顺序的选择 。考生在答理综试题过程中,既面临着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知识的转换,同时还面临着答题顺序的选择 。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答题战略:
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提出下列答题战略:
第一、高考理综试卷到手后,用5~10分钟时间(一般从发卷到正式答题铃响之前的时间)“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找出你比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 。
第二、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 。虽然理综试卷中,按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的顺序排定,但答题时,未必按此顺序进行 。你可以根据你平时哪个学科学的更扎实一些、实力更强一些或试题中哪个学科的题目更容易一些,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确定学科的答题顺序 。但尽量减少答题中间的学科转换次数 。
第三、先答选择题,后答非选择题 。这是因为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非选择题小 。
第四、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 。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 。因此,有关专家曾经提出“制定得分计划”的观点 。也有的专家认为“高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 。”对于某些同学,甚至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 。要“动笔就有分,有效答题 。”因此提高答题效率,合理分配时间,确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
分科综述
编辑
物理
物理(Physics)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orders)、对称性(symmetry)和对称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恒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变性(invariance) 。
实际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通常比较复杂,涉及到许多因素 。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就叫构建物理模型 。物理学的精髓是为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通过数学工具研究模型,再对研究对象做出解释和预测 。
物理模型(示意图)、物理公式(数学符号)、物理定律(文字叙述)、物理图像(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图像)、物理解释(物理意义)共同构成了物理知识的基本表现形式,它们都是物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化学
化学(chemistry)是从原子、分子尺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元素、化学键、分子、离子(团)的基本性质,是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最为息息相关的微观自然规律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
工业上,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开发制备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具有新颖功效的化合物 。
生物
生物学(biology)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素有研究生物的结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 。
高中生物的主要分支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形态学、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等 。
题型技巧
编辑
选择题
选择题的分类:
①按选项分类: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②按选项设计形式分类:单一选项选择题、组合式选项选择题
③按题意联系分类:独立选项选择题、联系选项选择题
④按选项之间关系分类:是非选项选择题、择优选项选择题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①分析理解题干,弄清楚选什么?
②由问题联想答案 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③由题目选项联想问题 供选答案→答案→问题
④两面夹攻 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⑤ 择优汰谬,去伪存真 如果所给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是优真的,那么这么优真的供选答案就是应选的答案 。这就需要由一个问题出发,去分别推敲所给的四个供选答案 。为防万一失误,即使一眼就看破的题,也需要多方考虑,仔细推敲,因为“容易题容易错” 。当然,也可用综合的方法,把各个供选答案逐个的与问题对号 。
⑥ 特殊情况,不能放弃 有时在所给的四个供选答案中,自己连一个也肯定不下来,这时可否定其中的三个,所剩的那个无法否定的供选答案就是应该选择的 。这是一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 。有时无法选择出答案,这时可随便填上一个,因为只要选填,选对的几率就占四分之一 。
选择题命题知识点分布:
高考新课程卷:1、植物代谢;2、代谢与酶;3、代谢;4、生态;5、免疫;6、植物组织培养;7、基因工程
高考全国卷:1、代谢;2、植物代谢;3、植物代谢;4、动物激素;5、生态
从近年来高考理综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来看,代谢出题较多 。其它部分有星散分布 。就2003年高考题分析,由于第Ⅱ有遗传大题,占一定分数,所以,在选择题中,代谢部分出题较多 。这不难看出:代谢与遗传在命题知识点分布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它知识点有:细胞、生长发育、生态、调节、免疫、微生物等,即使在选择题中如果有题,基本上只有一个小题 。
答好选择题是理综取得好成绩的基础,答好前5个生物选择题不但是理综答卷的良好开局,对稳定情绪,答好全卷有重要作用 。一般每科的选择题都有一个难度较大的,希望同学们要冷静对待 。
非选择题
认真阅题:
①认真阅题,首先要抓关键字词,有必要把关键字词写在草稿纸上;
②认真阅题,要注意专业术语、图形、图表;
③认真阅题,要注意数据、单位、有效数字,排除无效信息,把握有效信息;
④认真阅题,要注意题目设问指向 。
审慎思考:
将有效信息与所学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如解遗传题时,在阅题时,把题目给的已知条件写在草稿纸上,在思考时,找出已知条件,挖掘出“隐藏”的已知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建立推导出答案的“逻辑链条”,即解题思路 。
规范书写:
所谓规范书写就是根据上面得到的“解题的逻辑链条”用学科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象有了图纸,下一步要按图纸施工一样 。规范书写要做到:
①用学科专业术语表达: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各自的学科语言,平时,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学科意识,形成了各学科的科学合理的答题习惯 。因此,在高考中,不能用自编的、自造的词语来组织答案,要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和本专业的规范的表达方式、格式来组织答案,如遗传图解的格式,就是2013年高考生物题的一种表达要求 。
②如果一个答案,不是一句话能表达的,要制定一个“小提纲”,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 。并且用好标点,包括用几行 。要求层次分明 。
③规范书写还要做到文笔流畅,合乎中文语法,一定要消灭病句和错别字,特别是专业名词和概念,写错别字高考绝不会给分的 。
尽力作答:
这里的尽力作答指不要轻易放弃作答的机会 。这与前面说的“敢于放弃”并不矛盾 。前面的放弃是战略的放弃,这里的尽力作答是战术上的 。
逻辑判断:
高考要强调思维能力的考核 。
①在生物学科的考核过程中,思维能力的考核集中表现在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等方面 。如去年高考题中,关于育种问题,主要考核学生的逻辑推理过程 。因此,在解题时,要强调推理过程 。学生要学会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②逻辑判断还要在高考答题中用逻辑的语言表达 。如高考题中让你解释一个生物现象发生的原因,你可以用归纳推理的形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③逻辑判断在高考答题中,还要表现在语言有很强的条理性上 。如:由已知条件到推出结论,在你的答题中,一步一步,层次分明 。用好标点,如顿号、分号;用好连词,如因为…所以等等 。
平衡心态:
在高考中,平衡心态要集中表现在:
①遇难题,心不慌 。有的同学一遇到难题,心发慌,以为别的同学能做上,而自己做不上(其实,后来才知道大多数同学也没做上) 。由于情绪紧张,本应得点儿分,也没答 。所以,这时,平衡心态非常重要 。
②心态不平衡还表现在对平时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如: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 。所以,有许多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高考紧张,难以正常发挥 。
③在高考考场上,要善于有意识调节自己的心态 。要从容、镇定 。排除一切杂念 。
④此外,在考前要把自己的“生物钟”调节到最佳状态 。要有充足的睡眠 。另外,考前的几天,在高考相应的时间,最好做些题,不要在这个时间段睡觉 。避免正在高考时间,你正好想睡 。
分科技巧
编辑
物理
高考失分主要在三方面:
1.审题不准确 。考生不能理解物理情景、不能抓住物理特征和过程、把握不住物理含义,如去年理综卷23题,不少考生将“竖直高度”和“加速距离”混淆 。还有的没有理解题目要求,如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生没有做到 。
2.表达不规范 。一是符号混乱,如前后设置的符号矛盾或与题目所给符号矛盾,书写随意,将电子电量e写成q等 。答案正确倒还好,一旦结果有误,可能牵连前面所列方程式也失分 。还有考生喜欢写连等式,但从阅卷要求上看,如果连等式有一点错误,方程就不能得分,所以建议考生不要用连等式,方程一个个地写,即使出错,也只扣一处的分 。
3.答题不完整 。如果计算出现错误,阅卷者会考虑前面所列方程是否也有错,所以计算过程一定要完整(最好写原始方程) 。
考场上,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考题,找出关键词;其次一定要规范表达,前后协调,计算结果准确 。
化学
【背景测试特点 理综值得是哪几科】学生的失分,可得到以下启示:
1.2004、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中都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因此,学生要会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
2.规范化学用语,专有名词一个也不能错 。该题中的“砝码、托盘天平、过滤、中和滴定”等专用名词,不注意时就会写错别字 。
3.实验始终是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必考之内容 。
4.实验复习应立足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的掌握 。
5.一些固定格式的语言表达也要掌握 。青年人高考网名师指导:某个装置的作用,一般站在两个方面回答,有利于……(这样装配的优点),以防止……(不这样装配的不足) 。实验中得到某沉淀要测其质量,必须按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的顺序进行等 。
生物
考生失分主要体现在审题和作答上 。
1.审题不严,往往是没有把整个题目看完、题目的意思也没有完全领会,不明白问题与题干的关系,也没有把题干和所学知识内容衔接起来 。
2.作答时,考生往往不能用正确的生物术语答题,对课本上的生物概念、原理、规律及图形,不能在试卷上正确地表述;其次,不少考生的语言缺乏逻辑关系,有时跳着写,会跳过一些得分点,自然分数也拿得少,应该在试卷上把正确的逻辑关系推理顺序一一写出 。
3.对于实验题,考生要注意在设计实验中,实验假设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得不到分 。不能将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混淆,实验步骤在控制变量时只能设置单一变量,否则难以得出实验结论 。
4.在解简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前后的因果关系,明确设问的几个问题间层层递进或互为因果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