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剂只有两味药,却可疏肝理气泻火,胃炎、肝炎也可配伍运用

一个完整的方子 , 往往都是由多味药物相互配伍所构成 。 而在临床中 , 医者为了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的病因病机 , 常常也会选择一个或是多个方子进行合方而成 。 因此 , 在患者的处方里 , 十味、二十味药物的情况实属常见 ,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方”才是好方 。
相反 , 药物精简、配伍严谨 , 有时更是能够体现医家对于病因病机的精准把握 。 如只有一味人参的独参汤 , 人参与附子配伍的参附汤 , 无一不是各中医大家的经验凝聚 。 又比如 , 将川楝子和延胡索这两味中药配伍 , 则组成了一个良方 , 名为金铃子散 。
这个方剂只有两味药,却可疏肝理气泻火,胃炎、肝炎也可配伍运用
文章图片
名为金铃子散的方子其实有很多个 , 但是由川楝子和延胡索配伍的 , 却出自宋代的《太平圣惠方》 , 方中配伍川楝子与延胡索各一两(现代常用量约15克) 。 那么 , 金铃子散究竟有什么奇特的功用呢?这需要看两味药物各自的性味功效以及配伍运用了 。
川楝子来自于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果实 , 又有金铃子之名 , 因此方名才有“金铃子散”的说法 。 延胡索则取自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 当然它虽为罂粟科的植物 , 却与“危险的罂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 因此入药也是比较安全的 。
这个方剂只有两味药,却可疏肝理气泻火,胃炎、肝炎也可配伍运用
文章图片
川楝子性寒味苦 , 延胡索则是性温味苦辛 , 奇妙的是这两味中药都可以入肝经 , 因此这两味中药都具有行气、疏肝、止痛的作用 。 除此之外 , 川楝子性寒 , 还可泄肝热 , 而延胡索味辛善行 , 还可以入血分起到活血的作用 。 这样看来 , 这两味中药配伍起来 , 的确可以发挥一些奇妙的作用 。
川楝子和延胡索这两味中药共同配伍则为金铃子散 , 方中以川楝子为君药 , 而延胡索则去性取用 , 取其辛散活血行气之功 , 而去其温燥之性 , 使得全方为偏于寒凉之品 。 这两味中药同用 , 则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清泄肝热的作用 , 因此可用于肝郁化火之证 。
肝主疏泄 , 既可帮助各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 , 又有着调控人体情志活动的作用 。 且肝为木 , 喜升发调达而恶抑郁 , 若肝气郁滞、气机不畅 , 则可出现情志不畅而不喜 。 若肝郁日久则气郁化热生火 , 气不通而血不行 , 气血郁阻 , 则转变为肝热 。 肝热内生 , 则可见胁肋胀痛或热痛、急躁易怒、心烦、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症 , 女性还可见于痛经、月经失调等症 。
这个方剂只有两味药,却可疏肝理气泻火,胃炎、肝炎也可配伍运用
文章图片
这个方剂只有两味药,却可疏肝理气泻火,胃炎、肝炎也可配伍运用】这便是肝郁化火主要的病因病机及其相关的临床表现 , 在治疗上则需要疏肝解郁、清泄肝热 , 这种情况可以用金铃子散 , 也就是川楝子加延胡索 。 二者皆可疏肝行气而解郁 , 川楝子还可泄肝热 , 延胡索则活血而助肝用 。 二者共用 , 则肝火自消 。
作为一个只有两味中药的小方 , 金铃子散也成为了治疗肝郁化火的基础方 , 在出现相应病因病机时可进行药物加减使用 , 在临床中也每每奏效 。 在现代 , 急性胃炎、肝炎、胆囊炎甚至是胆道蛔虫病等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 也常常出现肝郁化火的病机 , 因此在具体用药中 , 金铃子散也有十分广泛的适用范围 。 在具体运用时 , 只需紧抓病机 , 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机再进行加减化裁既可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