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男子急性心梗获救,医生:患者低龄化,年轻人一旦心梗,猝死几率可能比老年人更高

“从小到大没怎么去过医院 , 哪晓得这一发病就是要命的心梗 。 ”大悟的吴先生近日刚经历一场死里逃生 , 他心脏最主要的一根血管完全堵死 , 被120紧急转运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进行救治 。 区域化协同救治 , 从来院到上手术台仅用时9分钟;多科室无缝衔接 , 成功植入一枚支架打通“生命线” , 恢复良好的吴先生 , 即将康复出院 。
34岁男子急性心梗获救,医生:患者低龄化,年轻人一旦心梗,猝死几率可能比老年人更高
文章图片
医生为吴先生检查身体 。 受访者供图
34岁男子急性心梗合并心衰
34岁男子急性心梗获救,医生:患者低龄化,年轻人一旦心梗,猝死几率可能比老年人更高】吴先生今年34岁 , 他说自己身体一向很好 , 上周一傍晚突发胸痛时 , 以为是在家闷得慌 , 便决定骑车出去透透气 。 “在外面逛了几圈舒服不少 , 以为彻底没事了 , 哪晓得回去洗了个澡后又痛起来了 。 ”6月6日晚上22时35分 , 意识到不对劲的吴先生赶紧前往大悟县人民医院求诊 , 心电图提示前间壁ST段抬高 , 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 , 并已出现心衰 , 病情十分危急 , 必须尽快行介入手术开通闭塞的血管 。
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 , 时间就是生命 。 作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胸痛中心的网络医院 , 大悟县人民医院准确判断、快速处理、沟通转诊 , 一边对吴先生给予药物治疗 , 一边联系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转运救治 。
6月6日深夜23时 , 载着吴先生的救护车从大悟出发 , 一路上实时监测其生命体征 , 并将各项指标传输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救治群 。 与此同时 , 院内立即启动救治绿色通道 , 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手术团队全部就位” , 为吴先生搭建起了救命的“高速路” 。
医院9分钟极速准备手术
为了给吴先生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 , 决定采取“绕行急诊”的治疗方案 。 6月7日凌晨1时11分 , 吴先生到达医院 , 经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直接送至导管室 。 凌晨1时20分 , 在急诊科、介入中心、心脏急危重症诊疗中心(CCU)的无缝衔接下 , 吴先生的术前各项准备已全部到位 , 手术迅速开始 。
34岁男子急性心梗获救,医生:患者低龄化,年轻人一旦心梗,猝死几率可能比老年人更高
文章图片
吴先生的救治过程中 , 两院一直保持信息互通 。 受访者供图
由于吴先生为前降支开口完全闭塞 , 心肌梗死面积极大 , 心功能差 , 为增加心脏泵血 , 降低手术风险 , 手术全程在IABP(主动脉球囊反博置入术)辅助下进行 。 冠脉造影、送入导丝、血栓抽吸、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 手术一气呵成 , 凌晨1时43分 , 其闭塞的血管被成功开通 。 从来院到开通血管 , 全程仅32分钟 。 经过7天的悉心照护和治疗 , 先后拔除气管插管、IABP的吴先生已转入普通病房 , 很快就能康复出院 。
34岁男子急性心梗获救,医生:患者低龄化,年轻人一旦心梗,猝死几率可能比老年人更高
文章图片
左:术前血管闭塞 , 右:术后血管开通 。 受访者供图
医生提醒:年轻人心梗来势汹汹 , 医院近一周收治5名三十多岁心梗患者
“父母没有遗传疾病 , 我也一直身体健康 , 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患上心梗了呢?”面对吴先生的疑问 , 心脏急危重症诊疗中心(CCU)刘成伟主任表示 , 近年来 , 像吴先生这样年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来越多 , 仅最近一周 , 医院就收治5名三十多岁的心梗患者 , 这与大家工作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 , 比如熬夜、抽烟、嗜酒等息息相关 。
据悉 , 吴先生年纪轻轻烟龄就有十几年 , 少时抽半包 , 多时抽一包 。 “长期大量吸烟会造成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 , 破坏患者血管内皮 , 诱发急性血栓事件 , 导致血管急性闭塞 ,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 ”刘成伟主任表示 , 年轻人一旦心梗 , 发生猝死的几率可能比老年人更高 , 因为年轻人根本想不到是心脏问题 , 出现早期不适症都会强忍着 , 从而错过急救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