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应如何接种新冠疫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谨教授: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 二 )


乳腺癌患者应如何接种新冠疫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谨教授: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表1《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版)》
乳腺癌患者应如何接种新冠疫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谨教授: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
文章图片
乳腺癌患者应如何接种新冠疫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谨教授: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
文章图片
图2:MonarchE临床研究结果
02、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全线布局 , 药物选择更加多元化在中国的现实世界中 , 很多患者在一线已经接受了CDK4/6i , 在这类人群在治疗进展以后我们应该何去何从?今年的指南推荐包括西达本胺安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另外一种CDK4/6i联合内分泌 , 以及参加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 。 整体来说 , 我国在HR+/HER2-乳腺癌解救治疗中 , CDK4/6i全面覆盖遵循了国际趋势 。 在CDK4/6i治疗进展以后分层的增加进一步强调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 , 注重中国原创的临床研究 。 包括达尔西利联合弗维斯群也进入了指南推荐 , 不同层次的选择更加多元化;CDK4/6i为HR+/HER2-乳腺癌晚期患者带来生存延长 。
MONALEESA-2研究评估了Ribociclib联合AI类药物作为HR+/HER2-晚期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8] 。
结果显示 , Ribociclib联合AI的结果中位OS为63.9个月(图3) , 奠定了这类药物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王者地位;随着CDK4/6i循证医学证据的强调 , 除了HR状态表达之外 , 仍需要其他生物标记物来区分可使用CDK4/6i类药物的优质人群;检测预先发现ESR1的突变 , 调整内分泌治疗的组合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
基于精准检测后的个体化治疗 , CDK4/6i治疗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 包括PI3K突变的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胚系BRCA突变PARP抑制剂的选择、mTOR抑制剂、HDAC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CDK7抑制剂等;CDK4/6i在HR+/HER2-乳腺癌的临床研究中 , 正在从晚期向早期挺进;已经开展CDK4/6i对于HR+/HER2-的早期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 相信CDK4/6i未来将会全线布局这类人群 , 在其他的分子分型患者中继续开展相应的临床研究 。
乳腺癌患者应如何接种新冠疫苗?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谨教授: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
文章图片
图3MONALEESA-2研究总生存结果
03、新冠疫情常态下乳腺癌患者的管理有据可依确保“抗癌抗疫”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 , 考虑到世界新冠的流行趋势以及国家政策 , 从患者的安全性出发 , 主张乳腺癌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冠疫苗 。 2021年CSCO发布《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9] , 强调乳腺癌患者条件许可时应该及时接种 。 对于特殊人群(正在接受化疗 , 或者正在接受免疫治疗且体质较差的患者)需要慎重考虑是否接种 。
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经过评估后可以接种;正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需要暂缓接种;对于接受化疗的人群 , 从患者安全性角度考虑 , 在末次化疗结束1个月内不建议接种 , 1-3个月内有新冠疫苗接种需求患者可以考虑接种 , 3个月后可以接种;单纯靶向辅助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接受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建议接种;接受放疗的患者可考虑放疗完成后进行接种;对于病情晚期患者由于多重治疗以后 , 体质较差 , 接种疫苗需要慎重;接受吡咯替尼、CDK4/6i、HDACi类靶向治疗期间 , 不推荐接种;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期间乳腺癌患者不推荐接种;入组临床研究的部分晚期患者 , 应根据临床研究的具体方案来决定患者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在临床研究的前六个月 , 应尽量避免接种;在治疗后病情稳定 , 研究进入维持阶段的患者 , 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要避免患者对新冠疫情防控的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 , 充分评估安全性 , 及时合理接种新冠疫苗 , 以确保肿瘤患者“抗癌抗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