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雄俊教授:打破肾癌的“沉默”,不能只嬴了“一半”

作者:融媒体采访人员秦苗
泌尿健康日2022/6/16
人体中 , 与“水”相关的系统之一就是泌尿系统 , 泌尿系统也被形象的称为人体的“下水道” , 泌尿科医生被俗称为“人体的管道修理工” 。 在人体众多的系统器官中 , 如此形象的比喻 , 也透露出大众对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理解 。 一方面由于泌尿系统疾病成因复杂 , 病种繁多;另一方面 , 由于泌尿器官部位私密性的特点 , 很多泌尿系统的疾病又常被称为“难言之疾” , 患者讳疾忌医 , 甚至直接选择忽略身体发出的最初求救信号 , 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 所以 , 为了让大众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 , 将每年的6月16日设定为“全国泌尿健康日” 。
为了帮助大众建立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氛围 , 特别是疫情之下泌尿肿瘤患者面临的相关诊疗困境问题 。
为此 , 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雄俊教授在今天的“泌尿健康日”分享他的观点和建议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雄俊教授:打破肾癌的“沉默”,不能只嬴了“一半”
文章图片
叶雄俊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沉默型”癌种 , 早期肾癌当数第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雄俊教授:打破肾癌的“沉默”,不能只嬴了“一半”
文章图片
泌尿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 , 不仅是生成尿液、排出尿液的人体系统 , 而且还与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密切关联 。 “排尿”这项看似人体再正常不过的生理过程 , 在发生的过程中 , 需要调动一系列极其复杂又相互关联的生理科学原理 。
尿液颜色的改变尤其是血尿的出现 , 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它往往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线索 。 血尿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 它只是一种症状 , 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血尿症状 , 甚至还与饮食有关 。 如何区分血尿的具体原因?如血尿伴有疼痛或尿频、尿急等症状 , 可能是由泌尿系统炎症、结石引起;如果为无痛性血尿 , 有可能为泌尿系统肿瘤导致 。
从部位来看 , 泌尿疾病由于发病部位及症状等因素 , 很长一段时间 , 公众对该病认知度不高或存在误区 , 导致的结果是泌尿疾病危害越来越多人的健康 , 尤其是泌尿系统肿瘤 。 2022年2月 ,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 数据显示 , 在男性人群中 , 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等泌尿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
叶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 从症状来说 , 膀胱癌是“喇叭” , 肾癌是“哑巴” 。 这是因为 , 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 , 患者早期即可及时发现 。 而肾癌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 , 患者往往容易忽视而导致疾病发展 。 晚期肾癌 , 则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三联症”(血尿、腰痛、腹部包块) 。 由于缺乏早期症状和特异的肿瘤标记物 , 肾癌可以说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沉默”的杀手 。
所以 , 健康的尿液 , 犹如一面“镜子” , 时刻提醒我们身体的变化 , 为了尽早发现肾癌 , 呼吁45岁以上人群重视每年的定期体检之外 , 一旦出现有血尿 , 应该立刻前往专业的泌尿外科就诊 , 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尿液的颜色变化 , 不要讳疾忌医 , 及时找出疾病的真相 。
医患之间要形成最好的“合作伙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叶雄俊教授:打破肾癌的“沉默”,不能只嬴了“一半”
文章图片
“医生 , 来医院之前我在网上查了 , 我的症状和肾癌一模一样!”
“医生 , 您给我的治疗方案 , 治愈效果有多大?”
门诊中 , 医生经常会被患者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围 , 可以看出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的治疗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 。 尤其是在大型三甲医院 , 这些患者的问题 , 充分说明他们对疾病认知水平再不断地提高 , 患者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疾病的信息 , 而是主动去了解与自身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