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男朋友得了抑郁症( 三 )


“所有人都是自私的”“世界上不会有人真的爱另一个人”“如果我死了 , 你又能怎么样” , 冬青异常悲观的语调 , 让谭蕊感到害怕 。
谭蕊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安慰他 , 她的面前仿佛有一个溺水的人 , 她很想救 , 但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拉一把 , 她甚至怀疑 , 自己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劲能把他拉上来 。
同时 , 作为伴侣 , 她也从言语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被排斥感—冬青并不信任她对他的感情 。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 聚焦抑郁高危群体 , 走近真实的抑郁疾病患者
亲密关系中 , 人与人深刻地相互影响着 , 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 如果自身处理情绪的能力稍有不足 , 就容易被其拖入情绪的深渊 。 亲属或伴侣同样可能感受到深刻的痛苦 , 英国NHS(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发布的抑郁症亲属指南中提到 , 无论是照顾患者还是自己 , 都应当在遇到困难时 , 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
王芒说 , 尽管与女朋友争吵不断 , 但总体而言 , 他们的关系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 他将其归功于女友的性格 。 他的女朋友大大咧咧 , 虽然吵架的当下也会生气 , 但她很快能从冲突的状态里走出来 。
而对抑郁症患者来说 , 走出负面情绪更加困难 。
但女友的反应 , 确实让王芒看到处理问题的另一种可能 , 从而反观自身:许多我正在纠结的事情 , 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重要?
拯救的心态是一把双刃剑
快分手前 , 青青对阿明说:“希望你把我当成一个人 , 而不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 ”
阿明听了 , 深受撼动 , 工作后他依然记得这句话 。 他看了很多抑郁症相关的书 , 但依旧没有弄明白应该怎么和青青相处 。
“到底应该怎么做?”是众多抑郁症患者亲属关心的问题 。
侯正华给出的建议是:“多陪他说说话 , 帮助他走出去 , 去爬山、逛街、跑步、打球 , 并且不要责怪他 。 ”这些建议看起来简单 , 但现实生活中做起来并不容易 , 侯正华说:“能做到这些 , 基本上也就很好了 。 ”
即便是最亲近的人 , 也未必能够知晓或接受对方的精神痛苦 。 在今天 , 即便抑郁症科普已十分流行 , 对它的病耻感依旧存在 , 仍有父母不愿接受孩子患有抑郁症的事实 。
谁都有可能得抑郁症 , 可是再黑的夜也会迎来黎明(《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
谭蕊说 , 冬青家里人脾气暴躁 , 他们之间鲜有深入的情感交流 , 冬青曾经试图告诉父母抑郁症病情的严重性 , 却被打断 。 他的妈妈说:“你不要瞎说 , 一天到晚在这里胡思乱想 。 ”
也有人为了“不给亲人添麻烦” , 选择隐瞒自己的病情 , 导致亲属对此并不知情 。
复旦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某综合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袁心 , 曾遇到过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位患者瞒着家人接受抑郁症治疗 , 直到父亲住院 , 患者才知道她的父母也患有抑郁症 。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有人选择回避 , 就有人选择倾尽一切去拯救 。
对于儿子阿鸿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这件事 , 周玉心里始终是愧疚的 。 在从阿鸿嘴里听到这个名词之前 , 她对这个心理疾病几乎一无所知 。 她回想起来 , 其实阿鸿早有表现 , 比如他曾经画过一幅画 , 画布上涂满黑色 , 只有角落里有一只挣扎的蝴蝶 , 周玉看了 , 胆战心惊 。
周玉自责 , 认为自己在儿子小时候没有照顾好他 , 才导致他心中留下病根 。
不过 , 阿鸿自己解释患上“双相”最可能的原因时 , 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 。 他用颇为轻松的语气说:“我妈有说我发病的原因吗 , 这个事情我觉得她知道 , 就是我高中成绩很烂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