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本文转自:掌上曲靖
终于品尝到心心念念的七步场豆腐宴 。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晋家豆腐坊
夏日的午后 , 在僻静的村巷里找到了名气很大的晋家豆腐坊 , 店里生意好得不得了 , 店里店外布置得干净整洁、紧凑合理 , 很有农家风味 。 一路寻来就是为了吃他家的特色美食 , 软糯可口、鲜香无比的豆腐肉丸 , 外皮酥脆、内里嫩滑的瓦片臭豆腐 , 焦黄多汁、酥中带软的黄焖油豆腐 , 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现点豆花 , 还有桌子上那壶原汁原味的免费豆浆……每一道都是家常菜 , 每一道都口感纯正、味道正宗 , 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家”的味道 。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老井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石磨
昆明市呈贡区七步场社区距离昆明主城区30公里 , 这里是古代滇池边做豆腐年代最久远的村庄 , 古名“渠卜场” , 彝族话为“产稻谷的坝” , 后因谐音而得名“七步场” 。 据《昆明市地名志》记载:“建于元代 。 乡从村名 。 别名丰乐村 , 清初有大、小二塘 , 水利条件较好 , 取名丰收快乐之意 。 ”相传明洪武年间 , 此地为名将傅友德屯兵之所 , 军中有江南兵卒会做豆腐 , 引得村民纷纷效法 , 延续至今 , 由此推断 , 七步场做豆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 , 七步场为昆明人的餐桌创制了不计其数的优质豆腐 , 这些独具特色的豆腐深深存在于老昆明人的记忆深处 , 美好着每一个昆明人的日常 。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古老的制作工序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清朝康熙年间 , 传说康熙帝品尝七步场的豆腐后大喜 , 将七步场王忠家的臭豆腐赐名为“青方臭豆腐” , 列为御膳坊小菜之一 , 还赏赐王忠敬(晋)荣之名 , 于是呈贡便有了一种专门用于进贡的“晋氏臭豆腐” 。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豆腐做的各种菜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
文章图片
饱含时间厚度生活温度的七步场豆腐宴】随着时代的进步 , 工业化方式逐浙代替了手工加工 , 许多传统的工艺已经消失或濒临消失 , 但七步场人以一种朴素的口口相传的方式 , 让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薪火传承 。 直到今天 , 七步场人依然保持着几百年前传统的纯手工工艺 , 将黄豆经筛选、脱壳、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型、划块、发酵十道传统工艺制作成豆腐 , 每一道工艺都融入悠久的历史底蕴 , 专注的匠心 , 朴实的汗水 , 真诚的工序 , 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 , 这里的每一份传统手工豆腐都因饱含时间的厚度与生活的温度 , 更显得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