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身上2处“最毒特肥”,常吃肝变肥腻腻、硬邦邦!还有1处补血养肝肾,别吃反了

俗话说 , 无鸡不成席 。 白切鸡、手撕鸡、汽锅鸡、盐焗鸡、辣子鸡、大盘鸡、三杯鸡、叫花鸡......可以说 , 没有一只鸡能活着逃出咱国人的餐桌 。 按理说 , 很多人对鸡肉爱到骨子里 , 应该对它很了解吧!那么养生君考考大家:你知道鸡身上哪里最补?哪里最毒?哪里最肥?估计很少有人能一一答出吧?别急 , 养生君这就帮大家解密!鸡身上一处「最补」——鸡肝中医认为 , 鸡肝性微温 , 味甘苦、咸 , 无毒 , 归肝、肾经 , 具有养肝补肝、温胃益肾、补血止血、安胎等功效 , 主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 可防治夜盲症 。 《名医别录》载 , 鸡肝尚能“主起阴”、“补肾” 。 《现代实用中药》中提到 , 鸡肝适用于痿黄病 , 妇人产后贫血 , 肺结核 , 小儿衰弱 。
鸡身上2处“最毒特肥”,常吃肝变肥腻腻、硬邦邦!还有1处补血养肝肾,别吃反了
文章图片
现代医学发现 , 鸡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锌、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 有助于人们强身健体、养生保健 。 具体来说 , 鸡肝最显著的功用 , 当属以下两个:1补血经常看咱们号科普文的朋友们都知道 , 动物肝脏中富含铁元素 , 而且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血红素铁 , 想补血 , 吃它们准没错 。 其实 , 细说起来 , 鸡肝中的铁含量要高于牛肝和羊肝 , 且不易富集重金属及杂物 , 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 所以 , 鸡肝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补血食品 , 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 , 尤其适合生长发育期儿童、容易缺血的女性以及贫血病人 。 2保护视力、保护皮肤健康动物性食物中 , 维生素A含量颇为丰富 , 其中尤以鸡肝为最 , 远远超过肉、蛋、奶和鱼肉等食物 。 维生素A被誉为“眼睛的维生素” , 可促进宝宝视力发育 , 保护眼睛 , 防治干眼病 , 缓解视疲劳 。 同时 , 它对皮肤健康也至关重要 。 如果长期缺乏 , 容易导致干眼症、夜盲症、皮肤干燥或其他眼部、皮肤疾病等 。
鸡身上2处“最毒特肥”,常吃肝变肥腻腻、硬邦邦!还有1处补血养肝肾,别吃反了
文章图片
此外 , 维生素A还能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 , 保护呼吸道黏膜 , 从而增强宝宝及老年人对呼吸道疾病相关细菌、病毒的抵抗力 。 不过 , 考虑到鸡肝有代谢、解毒等功能 , 若超出其解毒能力 , 有害物质可能会在此残留、累积 , 再加上鸡肝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 , 因此大家不要看到鸡肝够“补”就上头 , 大吃特吃、频繁吃 , 偶尔吃吃就好 。 鸡身上一处「最毒」——鸡屁股鸡屁股肉质滑嫩 , 且全是肉、没骨头 , 因此广受大众喜爱和好评 。 但问题是 , 鸡屁股上除了脂肪组织外 , 还有两个不宜食用的部分——“尾脂腺”和“腔上囊” 。
鸡身上2处“最毒特肥”,常吃肝变肥腻腻、硬邦邦!还有1处补血养肝肾,别吃反了
文章图片
尾脂腺会对肉的品质产生污染 , 一般要摘除 。 腔上囊位于鸡直肠的上部 , 是鸡的中枢淋巴器官 , 淋巴细胞密布 , 包含大量没来得及分解的病原体及细胞残骸、代谢废物等异物 。 即使高温烹饪 , 也可能杀不死其中的一些嗜热菌 , 因此它也是需要摘除的 , 否则有害物质会在鸡屁股中越储越多 。 综上 , 建议大家平时吃鸡时 , 最好丢弃鸡屁股 。 其实除了最毒的鸡屁股 , 大家对鸡脖子也该提起警惕 。 实际上 , 鸡体内没有成形的淋巴结 , 只有一些起相同作用的淋巴集结体 , 其中不少就“驻扎”在鸡脖处 。 同时 , 此处的皮下血管也相对集中 , 因此可能会残留一些毒素和饲料中的激素 。 假如你买的是正规屠宰厂出品的没有发生病变的鸡脖 , 那么充分加热后少量食用 , 倒也无大碍 。
鸡身上2处“最毒特肥”,常吃肝变肥腻腻、硬邦邦!还有1处补血养肝肾,别吃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