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心血管病“盯”上了小孩儿

孩童时期 , 本是欢脱岁月 。 但是 , 因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作怪” , 我们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 , 其中有些孩子 , 甚至患上了原本成年人“专属”的心血管相关疾病 , 令人担忧 。
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叶志东、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主任石琳等多位专家指出 ,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 , 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 他们呼吁 , 心血管健康从“娃娃”抓起 。
注意!心血管病“盯”上了小孩儿
文章图片
血管有多强 , 生命有多长
一提起血管健康 , 公众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心脏和脑血管 。 但在叶志东看来 , 全身的血管都很重要 , 因为全身的血管和整个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
叶志东举例说 , 供应心脏的血管狭窄了叫冠心病 , 供应脑部的血管狭窄了叫脑血管疾病 , 事实上 , 人体的其他部位血管都有狭窄的可能 。 一旦狭窄率在50%以上 , 血流动力学改变 , 血管及组织器官就有缺血性改变 。 但在临床上 , 一般是以70%为标准 , 此时病人会有明显表现——如果心脏血管出现狭窄 , 病人会有心绞痛;颈动脉发生狭窄会出现半身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表现;下肢出现狭窄会走路无力 , 专业术语叫间歇性跛行等 。
2019年 , 我国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 明确指出 ,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 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 另据统计 , 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 。
“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 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 ”叶志东指出 , 血管健康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 血管有多强 , 生命有多长 。
血管健康告急 , 多是不良生活方式“埋雷”
12岁的小华 , 身高1.77米 , 但体重却有100公斤 。 因为头疼频频发作 , 妈妈李女士带着他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就诊 。 检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2级 , 同时伴有脂肪肝 , 甚至肾脏损害、高尿酸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 。
这么小的年龄为何会得高血压呢?原来 , 小华父母的工作都很繁忙 。 疫情期间 , 小华居家学习 , 妈妈会把早餐、午餐一起做好 , 同时再留一些零食在家 。 渐渐地 , 小华的生活习惯有了一些变化:吃完饭就犯困睡觉、总嫌饭菜没味道还喜欢把汤汁倒进米饭里 , 3个月居然长了六七十斤 。
“近年来 , 孩子们的营养摄入日益丰富 。 加之疫情防控期间 , 很多孩子宅在家里 , 吃得多动得少 , 问题也来了 。 ”石琳指出 , 现在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 , 高血压患儿增多了 , 孩子们大都是“体形偏胖挺着个大肚腩”“总觉得头晕头疼”“食欲旺盛 , 红烧肉、炸鸡腿是最大的爱好”“状态懒散 , 喜欢躺着不想动” ,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为血管“埋雷”了 。
高盐、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 叶志东表示 , 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的研究发现 , 在影响个人健康与寿命的四大因素中 , 生物学遗传因素仅占15% , 生活方式与行为却占到了60% 。 如果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 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 。
石琳提醒家长 , 如果孩子出现头晕、头疼、短时间内长胖、情绪比较烦躁的症状 , 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来医院检查测量血压 , 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 , 需要特别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