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喝彩】治虫牙有望不用“杀神经”?新技术帮你保存牙髓

【来源:北京卫视】
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 。
牙齿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 据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 , 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 。 口腔健康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在我国 , 平均每8000人共用一名口腔医生 。 伴随着口腔患病率的升高 , 医生们肩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 。 如果只是单纯的治疗 , 很难降低患者的口腔患病率 。 面对这样的困扰 , 科研工作出身的郑颖暗自下定决心 , 要找一个可施展拳脚的空间为患者真正做些什么 。
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策划 , 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 , 本期将带您走近“牙髓保存”技术先行者——郑颖 。
【为你喝彩】治虫牙有望不用“杀神经”?新技术帮你保存牙髓
文章图片
完善基层医院诊断流程
实现分级诊疗
2008年 , 北京市委组织部为落实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启动了“人才京郊行”项目 , 每年都会选派约5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 按照“专业对口 , 发挥专长”的原则 , 到京郊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和基层服务锻炼 。 从2008年至今 , 已有13批700多人次到京郊各区开展挂职工作 。
46岁的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郑颖 , 正是2016年北京市第八批“人才京郊行”的成员之一 。 已经和牙齿打了近30年交道的她 , 累计诊疗牙髓疾病患者已达1万余例 。 参加“人才京郊行”之后 , 她从专家学者、研究型医生走到行政岗位 , 来到北京房山良乡医院挂职副院长职务 。 每天两点一线的奔波 , 她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 为房山当地的老百姓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 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
【为你喝彩】治虫牙有望不用“杀神经”?新技术帮你保存牙髓
文章图片
如何把教学科研工作做好 , 如何把房山的医疗水平提高 , 成为了郑颖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 为此 , 她只能利用每天午休的时间 , 把自己之前所学的科研知识 , 传授给其他科室人员 。 在这个过程中 , 郑颖却发现了基层医院做牙齿治疗时缺少了重要的一步——影像学检查 , 而牙齿疾病诊断流程的不标准 , 将会导致最终治疗的失败 。
于是 , 那个时候 , 2016年整年的的每个周三 , 郑颖都会在良乡医院口腔治疗中心组织大家一起进行业务学习 , 帮助医生更加清晰准确的找准病因;也为患者减少病痛 , 积极推动基层医院技术一致化 , 实现分级诊疗 。
【为你喝彩】治虫牙有望不用“杀神经”?新技术帮你保存牙髓
文章图片
2019年 , 在郑颖和良乡医院的帮助下 , 专家刘国林被邀请担任北京房山良乡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 。 时至今日 , 刘国林已经拥有了一支十多人的团队 , 弥补了良乡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空白 。 如今的良乡医院 , 已经能为房山及周边的百姓提供一套完整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体系 。
推动牙髓保存技术发展
造福牙病患者
虽然在良乡医院的挂职工作只有一年 , 但郑颖依旧每天奔波于教学科研工作 , 她用五年时光 , 将基础课题变成临床研究 , 实现了科研技术的突破——“牙髓保存” , 即帮助患者治疗口腔疾病的同时保留患者牙髓 。 在去除龋患之后 , 直接通过单向滤膜对牙齿进行填补 , 既可以让渗出液从内部流出 , 又能阻止口腔微生物细菌向牙根扩散 , 缓解疼痛症状的同时 , 又消除了炎症 。 最重要的是 , 这项技术减少了牙齿损伤并降低了治疗费用 , 可以说是口腔患者的一大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