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寿命长短,喝水便知?提醒:多喝水后出现这5个异常,尽早就医( 二 )


棕色尿液可能是吃大黄或呋喃妥因引起 , 也可能是疾病引起 , 比如: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创伤、烧伤、急性肾炎、错型输血、溶血性贫血等 , 一些患者剧烈运动后尿液甚至会变酱油色 。
蓝绿色尿液可能是吃了美兰、靛卡红、氨苯喋啶等引起的药物性尿色变化 , 也可能和霍乱、原发性高钙症、维生素D中毒、胆道梗阻、斑疹伤寒等疾病有关 。

?紫色尿液通常是紫色尿袋综合征引起 , 黑色尿液可能是恶性疟疾等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造成 。
尿液出现泡沫:普通人在正常排尿时 , 尿液冲击在小便池上会形成少量的大泡沫 , 很快就消失 。 当肾功能出现问题 , 蛋白质出现在尿液中 , 形成蛋白尿 , 排尿时会形成大量的微小泡沫 , 久久不散 。
排尿出现分叉:尿分叉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 生理性指的是偶尔发生的正常分叉现象 , 多见于男性性生活后、憋尿时间过久、尿量过多等等 , 而病理性分叉指的是疾病引起的分叉现象 , 比如:前列腺炎、尿道炎等 , 这是因为尿道炎性分泌物过多、充血或肿胀造成尿路不通 。

?尿液气味异常:人体尿液中含有挥发酸 , 所以正常的尿液也是有气味的 , 有时吃过药物、食物等也会使尿液散发出其它特异性气味 , 比如:葱姜蒜、缬草等 。 不过当尿液散发出烂苹果气味时 , 有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 , 尿液放置一段时间散发出浓重的氨臭味 , 有可能尿潴留或膀胱炎引起的 , 要注意区分疾病信号 。
排尿频次异常:科学研究发现 , 健康人群24小时内排尿总量是有固定范围的 , 一般是1000-2000毫升 , 单次排尿通常在200-400毫升 , 其中夜间排尿基本在750毫升以内 。 如果排除了睡前饮水、憋尿等原因外 , 夜间排尿总量超过2次 , 750毫升就意味着夜尿过多 , 很可能是疾病引起 , 比如: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多囊肾等 。 此外 , 24小时内排尿过少 , 甚至是不排尿也属于异常信号 , 要警惕疾病 。

?三、如何保持尿液健康?谨记3点
尿液是否有异常表现 , 也关乎着人体的健康状态 , 日常生活中如果大家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 也能够对尿液健康发挥重要的作用 , 这3件事一定要做好!
1.多饮水
生活中要注意多补充水分 , 足够的水分经过肾脏处理 , 变为尿液排出时就会将人体内的废物、毒素等一起排出 , 同时对尿道起到“冲洗”作用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1500-2000毫升水份 , 如果是在特殊的环境中 , 可增加至3000毫升 , 比如:炎热天气、运动、炎热的工作环境等 。 同时提醒大家 , 喝水要少量多次 , 切勿一次性大量饮水 , 也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

?2.勤排尿
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养成了憋尿的习惯 , 殊不知 , 憋尿会让膀胱遭受巨大的压力 , 让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器官和组织遭到损伤 , 还会引起血压变化 , 最终成为泌尿系统疾病、心脏疾病(心律失常、心绞痛)、肿瘤等疾病的诱因 。 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排尿 , 和憋尿说“不”!
3.讲卫生
讲卫生确实是预防疾病很好的一种方式 , 尤其是排尿时 , 大家日常要注意内衣更换 , 保证下体干燥舒适 , 女性排尿后要注意擦拭习惯 , 由前向后的方式最佳 , 可以将小便残留擦拭干净 。

?在传统印象中 , 尿液是人体排出杂质的方式 , 是污秽的代表 ,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 尿液或许是很“干净”的 , 而且从尿液的各种特征中 , 人们可以自检发现一些疾病的信号 , 其重要性无与伦比 。 希望日常生活中 , 大家都可以学会保持尿液的健康 , 也学会如何从尿液的信号中发现异常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