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产业发展了、腰包鼓起来了 , 村民对村庄治理有了更高的期待 。 去年 , 经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的《花红永乐幸福公约》正式施行 , 成了崇明庙镇永乐村新的村民自治条例 。 一段时间下来 , 村民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不少 , 农村人居环境、文明乡风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 “村民的生活是真正走上花路了 。 ”永乐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正刚说 。
人人都是“红花管家”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文章图片
一大早 , 庙镇永乐村村民朱建英和朱美珍早早地出门 , 作为这周上岗的“红花管家” , 她们俩需要对所在区域内进行巡查 , 并将巡查结果汇总到考评表上 。 考评内容涵盖了村民宅前屋后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尊老爱幼、邻里关系等8种情况 。 “我们主要是让每家每户都要保持干净整洁 , 要是有没弄好的地方要和他们叮嘱一声 , 大家互相督促 。 ”朱建英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59岁的她 , 是“红花管家”中的老幺 , “年轻”的她还担任了“管家中的管家” , 每天在其他“红花管家”检查完之后 , 还要再检查一遍 , 做到“毫无疏漏” 。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文章图片
疫情期间 , 村民们遵守疫情防控措施 , 做到“足不出户” , 但是为了将《幸福公约》持续做好 , 朱建英每周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在固定时间段督促叮嘱村民 , “注意日常垃圾不要乱扔 , 把垃圾放到固定的位置 , 由我们专职的垃圾收集员进行清理 。 ”朱建英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打电话 , 一个多月下来 , 村里的环境干净整洁 。 “我已经退休了 , 在家也没事干 , 这份工作我做得很开心很充实 。 ”朱建英笑着说 。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文章图片
据了解 , 按照《花红永乐幸福公约》细则 , 以村民小组为一个组团 , 由村民小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轮值表 , 每周指派2户农户担任“红花管家” , 每天对本组团内的在册家庭进行巡查走访 。 人人都可以是“红花管家” ,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主人翁” , 将“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
送你一朵小红花
《幸福公约》初期在永乐村核心区域永乐4队的40户人家进行试点 , 半年后 , 在全村1至9个生产队全部推开 , 共涉及423户人家 。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文章图片
王正刚向采访人员介绍 , 《花红永乐幸福公约》由“红花之约”“红花之星”“红花之励”“花花失诫”四项内容构成 , 每月度、季度、年度汇总每个家庭的得花情况 , 并将评花情况向“红花之约”委员会汇报 。 根据得花情况 , 评出季度之星、年度之星 。 “一开始有些村民还不太能接受 , 后来通过一段时间尝试下来 , 大家发现宅前屋后的环境确实改善了不少 , 久而久之 , 我们也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 。 ”王正刚说 。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文章图片
在村主干道永新路两侧 , 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着一个评分牌 , 花越多 , 表示做得越好 , 对于做得好的农户会在年底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 永乐村4队的吴老伯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整理达人” , 评分牌上贴满了五朵红花 , 他自豪地说:“说明我做得好 , 做不好是拿不到五朵小红花的 。 ”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
文章图片
送你一朵小红花~崇明这个村让“村务事”变成“家家事”】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 在《幸福公约》的“约束”下 , 永乐村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村民乱扔垃圾的陋习彻底改变了 , 人居环境越来越美丽 , 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进一步激活 , 村民自治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 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