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稍微有点现代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 我们的身边 , 尽管看上去空荡荡的 , 其实去而存在着数不胜数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
这些微生物有的能和我们和平共处 , 有的则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引发疾病 。
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文章图片
但我们大部分时候 , 基本都是能坦然面对这些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的 。
那么 , 是什么赋予我们如此强大的勇气 , 傲然屹立在微生物里?而有的人则三天两头伤风感冒 , 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呢?
其实 , 我们之所以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袭 , 主要就是身体自己有四道屏障 , 这四道屏障就构成了身体和微生物之间的一道天界 。
1、皮肤黏膜:
这是身体抵御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 , 完好的皮肤黏膜能够防止任何微生物随意进入身体 , 而且 , 还不仅限于被动地防止进入 , 还有主动的“消杀”能力 , 也就是能够主动杀灭那些漏网之鱼——趁着某些空隙侵入机体的微生物 。
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文章图片
这一点在某些黏膜上表现更突出 , 如鼻黏膜、气管粘膜、胃粘膜、肠黏膜等等 。 它们大多能
分泌一些溶菌酶、或者免疫球蛋白 , 这些物质能够主动消杀侵入机体的微生物 。
2、吞噬细胞:
作为人体的第二道屏障 , 吞噬细胞或者说吞噬系统是毫无疑问的强者 。
毕竟 ,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 皮肤黏膜总有破损的时候 , 一旦受损 , 外界的微生物就能轻易侵入机体 , 而且紧靠皮肤黏膜分泌的那些溶菌酶已经无法抵挡了 。
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文章图片
这时候 , 体内的吞噬系统就会主动出击 , 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 包括但不限于白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等 , 把入侵者全部吞噬或者而消灭 , 有时候则是淋巴细胞发生应激反应 , 产生一些抗体和抗毒素 , 从而更全面彻底地消灭入侵者 。
3、抗体和抗毒素:
这是身体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内环” , 当前面两道屏障未能抵挡住微生物发起的攻击时 , 淋巴细胞就成了主力军 , 在它们眼里 , 这些入侵者就是一种抗原 , 能够刺激它们发出反应 , 这就是所谓的免疫应答机制 , 而免疫应答最常见的产物就是产生抗体和抗毒素 。
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文章图片
现代科学把人体的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种 , 前者其实就是指皮肤黏膜和吞噬系统 , 它们对微生物的抵抗是无差别的 。 后者指的就是淋巴系统 , 针对某种特定的微生物、有目的地发出强力反抗 , 接种疫苗预防某种疾病就是建立这种理论上的 。
由此可见 , 一个人免疫功能是否强大和完善 , 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都是密切相关的 。
那么 , 我们平常怎么去提高自己的免疫功能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文章图片
1、情绪调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 特别悲伤的时候就更容易生病 , 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过于消极悲观的情绪 , 能导致体内免疫系统的低迷 , 从而让外界微生物更容易侵入体内 。
所以 , 我们平常应该多保持良好乐观的心理情绪 , 多笑笑 , 洒脱一点 , 对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
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微生物的世界,为什么却很少生病?
文章图片
2、音乐调谐: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 音乐能给人的中枢抵赖无比强大的感染力 , 一些乐观积极、悠扬、激荡的音乐 , 能够激发机体分泌更多脑内啡肽 , 从而平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