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寻找名中医| 扎根西北的“脾胃大王”王道坤

耳鸣|寻找名中医| 扎根西北的“脾胃大王”王道坤

文章图片


你想过 , 80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吗?
在甘肃兰州平安堂诊所里 , 81岁高龄的王道坤教授依然在坐诊看病 ,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只有六十多岁吧?随口而来的都是药方口诀 , 那种熟练背诵速度 , 仿佛古药方早已刻在他的骨髓里 。
1968年 , 有位山西年轻人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走进了西北戈壁荒滩 , 从此便在这个地方扎了根 , 一待就是五十多年 。 五十年后的今天 , 《国际金融报》健康栏目记者慕名走进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的平安堂 , 没有想象中的富丽堂皇和装潢精美;门上挂着一块灰蓝色的广告牌 , 斑布着深红色的铁锈 。 进门后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不到五十平米的诊室 , 拥挤着一张收银柜台、一排候诊椅子、两张黄木桌子和两排红木药柜 。
诊室的墙上也没有空余地方 , 一块块“悬壶济世、医德高尚”的锦旗、一张张与治愈病人的合影、一份份患者赠送的书法占据了墙面的大部分位置 , 只留了正中间一小块地方显眼地挂着平安堂堂训 , 这就是名中医王道坤坚守的中医传承地 , 一路陪着他名震西北 。

年至耄耋亲上阵“现在您已经81岁高龄了 , 为什么还要坚持亲自坐诊?”这位老中医一听就开怀笑了 , “这个问题我的孩子们也跟我提过很多次 , 孩子们都有工作 , 家庭美满 , 我的工资也不低 。 可我坚持继续看诊 , 一是我这个人闲不住;二是有很多患者在呼唤我 , 熟人不舒服或是生病了都给我发微信、打电话甚至登门拜访 , 这时候能谢绝吗?不能 。 我也不能在家随便诊病 , 所以就成立了一个诊所 , 即现在的平安堂诊所 , 在这里我也可以继续为病人服务 , 把党和政府教给我的知识用到患者身上 , 我感觉自己还很年轻 。 ”
这位昔日支援西北的年轻医生 , 如今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脾胃大王” , 虽然年至耄耋 , 但是他的爱好不是打太极、广场舞和遛鸟 , 而是希望守护在患者身边 , 在一次次回访中 , 嘘寒问暖、把脉问诊、开方施药 , 为患者减轻病痛 , 带给他们生的希望 , 平安堂王大夫的口碑就这样在患者中流传开来 。
针对甘肃河西走廊消化道肿瘤高发的现状 , 王道坤教授有着自己的经验疗法 , “河西走廊作为胃肠疾病高发地区 , 特别是胃癌高发 , 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 。 这里的人们一是经常吃剩饭 , 二是爱吃咸菜 , 三是爱喝酒 。 中医讲:‘酒客多嗝症’——爱喝酒的人容易引起像食道癌的一些病变 , 过量的酒会损伤肝、胃、肠 。 ”
除了地域生活习惯外 , 针对全国性的胃癌高发 , 王道坤说道 , “现在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 , 常常生气 , 而且特别爱生闷气 。 气滞则血淤痰凝 , 就会导致炎症或是肿瘤的发生 。 长时间的血液淤结 , 得不到气血的滋养 , 会造成腺体萎缩 。 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 随后便是肠上皮化生和增生 。 增生又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都属于癌前病变 。 如果这时候用中医辨证施治 , 可以很快得到控制 。 中医在肿瘤手术术后恢复有很大作用 , 可以用汤剂、丸剂或是散剂等多种疗法 。 ”
肿瘤领域凸显中医本色在攻克胃癌等肿瘤治疗方面 ,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手段层出不穷 , 多款PD-1抗癌神药也纳入医保 。 然而 , 如何减轻放化疗副反应以及延长肿瘤患者生存周期 , 王道坤作为一名老中医也一直在探索和实践 。
《国际金融报》健康栏目记者从多位肿瘤患者中了解到 , 中医中药在术后机体恢复与调理阴阳不平衡状态、提升生存质量、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采用中药抗癌治疗 , 对体质差及不能手术的患者亦能起到抑瘤消瘤的作用 。 对此 , 王道坤教授也很认同 , 他认为中医药对抗肿瘤转移和复发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