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往情深 师道传承——写在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

医往情深师道传承——写在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
医往情深 师道传承——写在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
文章图片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 。 医道仁心 , 薪火相传 , 离不开一代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 百年协和 , 育才之道底蕴深厚 , 教学体系内涵丰富 , 培养造就了一代代医学大师 , 从协和走出了一大批人民的好医生、好教师 。 一朝沐杏雨 , 一生念师恩 。 让我们向孜孜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协和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
协和师道弦歌不辍叶茂根深
从医而为师 , 赋予协和人更多的身份、更大的责任——既是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 也是启智润心的领路人 。 在协和工作了40多年的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教授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做住院医时 , 病房里每个上级大夫都会认认真真地帮青年医师修改病历 。 那时杨荫昌教授还是主治医师 , 他永远拿着一本英文书坐在病房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 , 低年资医生有任何问题 , 随时都能找到他请教 , “杨老师就像一本‘活字典’” 。 80年代初 , 汤晓芙教授带头给自己扎针 , 带领肌电图室所有人用自己的肌肉和神经建立起国人肌电图正常值 。 协和的平台 , 导师的提携 , 让协和在临床神经电生理领域走向国际 。
医往情深 师道传承——写在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
文章图片
▲图释:汤晓芙(右二)、崔丽英(左一)等神经科肌电图室师生
邱贵兴院士、郎景和院士、赵玉沛院士 , 德高望重、才学深厚、桃李天下;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泌尿外科李汉忠教授、神经病学系崔丽英教授等一大批教授 , 是当今医学界著名的专家 , 也是影响着今天协和年轻一代的老师们 。 现在还活跃在临床教育一线的医学大家身上 , 仍然能够看到先辈们的影子 , 张孝骞教授、林巧稚教授、曾宪九教授的精神尤在 , 老协和的学术思想与严谨工作作风仍在传承与发扬 。
协和师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何以为医 , 付之终身 。 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学医、从医这样 , 与众多人的身体健康与人生幸福相关联 。 日前 , 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结果 , 由张抒扬教授领衔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学院内科学系教师团队成功当选 。 内科学系秉承张孝骞、刘士豪、方圻等老一辈医学家对患者的无私大爱 , 践行“如临深渊 , 如履薄冰”的严谨治学态度 , 始终坚持床旁教学、教学查房及内科大查房的高水准 , 培养了一代代敦品励学的优秀教师 。 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主任曾学军教授始终牢记导师张乃峥教授的赠言:“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自己做导师后 , 曾学军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永远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前行 , 发现问题、深入钻研、反哺临床 , 推动临床实践进步 , 真正造福病人 。 通过创新性设立住院医师组长岗位 , 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率先试点住院医师职业进阶培养 , 有效提高了高年住院医师的领导力、临床教学能力、职业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 除“病房分层培养模式”外 , 内科学系还形成了包括“标准化病人辅助的临床基本功教学”“病历导师-见实习医师大病历撰写”“内科总住院医下午茶”“内科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危重症临床情境模拟培训”等特色培训体系 。
医往情深 师道传承——写在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
文章图片
心系家国、无私奉献 。 几十年援藏、援疆、援蒙 , 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协和医疗队”;出色完成援鄂抗疫、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奥运保障、七一保障等突发事件及重大活动的医疗任务……身教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 老师们用实际行动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成长为胸怀天下、立医为民的祖国医学事业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