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女孩反复重度贫血,究竟是“谁”偷了她的血?

2岁女孩丹丹 , 3个月前因面色苍白就诊于当地医院 , 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 因贫血程度重(血红蛋白58g/L) , 当地医生给予输注红细胞及铁剂治疗 , 病情逐渐好转 , 血红蛋白升至90g/L , 出院 。
院外继续口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10ml/次、2次/日) , 1个月前血红蛋白升至108g/L , 家长自行停药 。
近日 , 丹丹再次出现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咳嗽咳痰等症状 , 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再次降低(55g/L) , 情况严重 , 立即赶往上级医院就诊 。
据丹丹妈描述 , 自己孕期贫血 , 服用铁剂治疗 , 宝宝出生后母乳喂养 ,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鸡蛋、米粉、粥) , 丹丹平素挑食 , 很少吃肉、蛋、奶及菜类 , 还有异食癖 , 喜欢舔铁 。
由于丹丹贫血严重 , 医生立即予其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 同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 。
2岁女孩反复重度贫血,究竟是“谁”偷了她的血?
文章图片
血常规显示 , 丹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网织红细胞9.80%(正常范围0.5%-1.5%) , 血清铁略低 , 铁结合力正常 , 骨髓穿刺结果示红细胞系增生明显 , 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无异常 。
丹丹妈孕期有贫血史 , 存在先天性造血原料缺乏 , 加之丹丹挑食 , 肉蛋奶摄入少 , 后天造血原料也不足 , 既往铁剂治疗有效 , 因此医生考虑缺铁性贫血可能性大 。
丹丹咳嗽咳痰症状较重 , 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 加强肺CT , 显示丹丹双肺出现磨玻璃样改变 。 结合其重度贫血 , 此时已高度怀疑“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医生继续寻找证据 , 在痰液和胃液中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 。
2岁女孩反复重度贫血,究竟是“谁”偷了她的血?
文章图片
于是 , 修正诊断为“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
此时 , 丹丹疾病处于进展期 , 很可能出现咯血、致命性肺出血、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等情况 , 医生停止了补铁医嘱 , 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 , 进行吸氧、输注红细胞等支持 , 1周后丹丹病情逐渐平稳 。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主要见于儿童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pulmonaryhemosiderosis , IPH)是相对罕见的慢性肺部疾病 , 因肺部毛细血管渗血、血红蛋白溶解、含铁血黄素沉积肺部而导致 , 反复咯血、缺铁性贫血、弥漫性肺部浸润的影像学表现使其典型三联征[1] 。 新生儿至成年期均可发病 , 主要见于儿童(特别是1~7岁) 。
IPH病因的五个假说
IPH的病因尚不明确 , 目前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基因、过敏、环境、感染因素有关 , 但没有一种说法被证实[2] 。
■环境——葡萄状惠霉菌产生的溶血素对IPH发病有一定作用;
■遗传——同胞两姐妹先后诊断为IPH , 同时发现其血清IgE升高明显;
■过敏——牛奶过敏引起的肺泡出血患儿血清中 , 检测到抗牛乳自身抗体;
■免疫——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肺泡自身免疫性损伤 , 致使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肺小血管出血;
■感染——患儿肺出血发作时多合并呼吸道感染 。
IPH有哪些临床表现
IPH临床表现多样 , 常见临床症状为反复咳嗽、咯血、气促、贫血等 , 体征可有面色苍白、呼吸音低、心动过速、肝脾大、杵状指、黄疸等 。 长期反复出血 , 从而导致肺泡基底膜增厚 , 最终可导致肺间质纤维化 。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 , 可分为三期[3] 。
表1.IPH的临床分期
2岁女孩反复重度贫血,究竟是“谁”偷了她的血?
文章图片
常被误诊的IPH
由于IPH临床表现多样 , 起病隐匿 , 部分病例缺乏典型三联征 , 加之其发病率低 , 临床医师缺乏对该病的认识 , 常导致IPH被误诊为以下几种疾病[4]: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肺炎伴贫血、肺结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