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品华新人餐桌上的仪式感

本文转自:新民网
毛芋又名芋艿、芋头 。 据资料可查 , 芋头的食用历史已有上千年 , 而当下芋头仍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 还是奶茶中经久不衰的佐料 。
毛芋其貌不扬 , 几近粗鄙 , 外裹一层厚薄不一的皮 , 长着棕毛 。 混杂在泥土里 , 常常分辨不清哪是泥块哪是芋头 。 而芋头的茎叶酷似莲叶 , 它们擎着亭亭翠盖 , 摇曳生姿 。 这样一种“外刚内柔”的食物 , 既是佐餐佳肴 , 也可作充饥果腹的主食 。 是许多人在夏秋时节的一大期待 。
品一品华新人餐桌上的仪式感
文章图片
时下许多人都在追怀着“小时候的味道” , 感叹逐渐流逝舌尖上的怀古 。 但是 , 如果是毛芋 , 那笃定还是妈妈的味道 , 是家的味道 。 毛芋虽有古老的历史 , 却又很难“老”去 , 家中的农作物里 , 唯属它存放时间最长 , 也最简便 。 从地里收回来 , 随便扔在哪个屋角落的地上 , 它也不芽不烂 , 不争不吵 , 静静恪守本份 , 即使搁个半年甚至更长 , 其味依旧如新 。 等到看似干枯瘪空了 , 扔到泥地里 , 遇有雨水 , 它又悄无声息地抽芽长茎吐叶了 。
品一品华新人餐桌上的仪式感
文章图片
中秋佳节 , 华新人民的餐桌上除了月饼 , 芋头、毛豆也是节日仪式感的一部分 。 华新镇新木桥村村民张志英阿姨说:“自己20个月大的小孙女最爱吃这些 , 热气腾腾的芋头、毛豆刚出锅 , 就会忍不住伸手去拿 。 ”每到中秋 , 爷爷奶奶总会早早煮好毛豆和芋头喊来晚辈一起吃 , 盐水煮完 , 简简单单的两盘小菜被寄托了太多长辈对我们的爱 。 往往最朴素的食材 , 才能凸显出最真挚的情感 。 芋艿在沪语中好比“阿奶” , 代表着长辈 。 毛豆音谐“毛头” , 指婴儿或稚童 , 代表着晚辈 。 而芋艿出土时 , 一定是中间一只颇大的芋艿头 , 四周相围着许多个小一点的芋艿仔 , 像极了众多的子嗣围在老人身边 , 一副阖家团聚的好形象 。
品一品华新人餐桌上的仪式感
文章图片
品一品华新人餐桌上的仪式感
文章图片
芋头中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等微量元素 , 具有解毒消肿 , 益脾胃调中气 , 预防肠道和心血管疾病 , 减肥美容等功效 。 不知道在中秋佳节 , 大家有没有吃上一口香甜软糯的芋艿呢?
品一品华新人餐桌上的仪式感】谢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