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竟然会引发出这么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不是因为奶奶突然失明 , 我压根不相信 , 糖尿病竟然会引发出这么严重的并发症 , 简直太可怕了……”
糖尿病竟然会引发出这么严重的并发症
文章图片
糖尿病竟然会引发出这么严重的并发症】说起奶奶突然失明的事情 , 小李仍然心有余悸 。 在他看来 , 糖尿病和眼睛失明是完全搭不上边的 。 事实上 ,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 , 也并不太清楚这个可怕的并发症 。
那么 , 为什么会失明呢?原因是血糖下降太快导致的 , 糖尿病会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 , 而血糖下降太快恰恰加剧了视网膜病变 。 小李的奶奶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 。
李奶奶今年78岁 , 有十几年的糖尿病史 。 去年发现眼底有少量出血 , 但因为没有影响视力 , 就没有继续检查治疗 。 一个月前 , 李奶奶身体经常不舒服 , 出现乏力口渴等症状 , 自己在家查了血糖 , 发现血糖高的可怕 。 李奶奶没有去医院 , 而是自己加大了降血糖药物剂量 , 血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水平 。 正当一家人高兴之余 , 李奶奶却说右眼看不见了 。 一家人急忙将李奶奶送到医院 , 经过诊断 , 结论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左眼玻璃体出血 。
小李一家人非常奇怪 , 明明血糖控制的很好 , 为什么会眼睛失明呢?医生告诉家人 , 眼底病变一旦出现 , 短期控制血糖几乎没有作用 。 如果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血糖 , 反而可能加重视网膜病变 。 因为血糖下降后 , 视网膜血流量减少 , 而视网膜血管自动调节能力改善较慢 , 就会导致缺血加重 。
李奶奶失明是一次非常惨痛的教训 ,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以能否快速降低血糖作为糖尿病治疗好坏的标准 , 认为能快速降低血糖到正常范围的治疗方案就是好的 , 而血糖降低速度慢就是治疗效果不好 。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非常不科学的 。
早在1988年 , 日本东京大学汉方中医药研究中心 , 日本未病医学研究中心所长天野晓教授就提出了阶梯式控糖的理论 , 以平缓均衡比例逐渐降低血糖 , 控制血糖过高 , 严格杜绝低血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 循序渐进式的平稳控制血糖办法为理论基础 , 提倡治“未病” , 以重视预防血糖忽高忽低 ,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为治疗核心 。
糖尿病竟然会引发出这么严重的并发症
文章图片
这种治疗新思路受到了日本民众的广泛认可 , 在高发慢性病——“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阶梯式控糖疗法在控制血糖方面采用每次血糖降低比例约为原血糖的10%——20%逐级降低的办法 , 在血糖降低到正常血糖范围值之后 , 长期调控保持稳定血糖值 , 修养恢复机体各项机能 。 这个理论不仅为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找到一条出路 , 更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 试想 , 如果小李家人也懂得阶梯式控糖的理论 , 那么 , 就不会出现李奶奶失明的悲剧了 。
那么 , 如果眼部已经病变 , 那么该怎么治疗呢?
医生说 , 大部分患者会选择中药治疗 , 而不是依赖于西医的诊断和检测 。 中药具有改善眼内微循环 , 帮助眼内血吸收的作用 。 可是当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 就只能缓解症状 , 而不能阻止病变了 。 所以 , 一但发生糖尿病眼部病变 , 一定要配合眼部治疗使病变稳定 。 患者需要明白 , 这时候即便血糖控制住了 , 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 也不能够逆转眼部病变的现实 。
医生还告诉小李 ,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 也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 糖尿病发病5到10年后 , 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 , 眼底就会逐渐产生病变 。 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没有眼部自觉症状 , 偶尔会出现眼睛疲劳 。 随着病情发展 , 可有不同表现 , 如出血、水肿、渗出 , 严重者新生血管生长 , 玻璃体大量出血 , 或出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 可致视力严重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