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有讲究,这些养生知识你必须知道!

“秋冻”有讲究,这些养生知识你必须知道!
文章图片
俗语有云:春捂秋冻 , 不生杂病 。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紧密相连 , 当人体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变化(如春秋交替)规律同步时 , 人体才会保持一种健康状态 。
所谓秋冻 , 就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 , 以应对疾病多发的严冬 , 符合中医强调的“天人合一”观念 。
因此 , 只要气温不低于20度(一般在农历八、九月份) , 适当秋冻 , 就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 。
“秋冻”有讲究,这些养生知识你必须知道!
文章图片
秋冻的原则是什么?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
从中医角度讲 , “秋冻”有两层含义 , 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 。 初秋 , 暑热未尽 , 凉风时至 , 当天气突然变冷时 , 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 , 否则不但不能远离疾病 , 反而可能会生病 。
“秋冻”的第二层含义是“拖延添衣时间” 。 晚秋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 , 适当地接受寒冷的刺激 , 但要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 。
?南北方“秋冻”要区别对待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 。 南方秋凉来得较晚 , 昼夜温差变化不大 , 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 , 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 , 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 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 , 昼夜温差变化大 , 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 , 以防着凉 。
?有些部位绝不能“冻”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 , 有些部位 , 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
腹部: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 , 甚至疼痛 , 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 。
下腹: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 , 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 , 经期妇女尤要重视 。
双脚: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 , 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 中医认为“脚冷 , 则冷全身” , 从而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 , 病邪也就而趁虚而入 , 引发疾病 。
脖子:这个部位受凉 , 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 , 不利于脑部供血 。
“秋冻”有讲究,这些养生知识你必须知道!
文章图片
秋冻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适当秋冻可以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 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 但秋冻需要接受寒冷刺激 ,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 。
一般而言 , 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都不适合“秋冻” , 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 , 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很大 , 容易引起旧病复发 , 或者出现新的疾病 。
“秋冻”有讲究,这些养生知识你必须知道!
文章图片
“秋冻”有讲究 , 冻对才健康 , 掌握秋冻要领 , 炼就强健体魄!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秋冻”有讲究,这些养生知识你必须知道!】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