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凶于猛虎,生命重于泰山”——川肿内镜科团队为危急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疫情凶于猛虎 , 生命重于泰山”
——川肿内镜科团队为危急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近期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席卷了整个四川 , 特别是成都的疫情更加严峻复杂 。 面对从未有过的疫情防控形势 , 四川省肿瘤医院内镜科全员坚守岗位 , 恪尽职守 , 以医院为家 , 以病员为中心 , 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内镜诊疗服务 。 同时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 , 成立疫情防控管理小组 , 坚决执行医院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 紧急制定内镜科诊疗工作预案 , 全方位加强内镜科及周边环境的疫情防控 , 全力保障疫情期间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的各项内镜诊疗工作 。 此外 , 内镜科还加强院内多学科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 , 共同应对疫情期间的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 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8月30日晚 , 一名20岁青年男性因呼吸衰竭被紧急送至四川省肿瘤医院进行抢救 , 结合患者外院诊治情况及四川省肿瘤医院急诊胸部CT扫描考虑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堵塞右主支气管 。 患者右肺主干道被完全堵塞 , 来院时为左肺单肺通气 , 血氧饱和度极低(60%) , 情况十分危急 , 被紧急转入ICU进一步救治 。 患者转入后 , ICU卢松副主任医师及内镜科包郁主任立即牵头组织相关科室进行紧急MDT讨论 , 讨论后一致认为T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 , 且患者年轻 , 可于ICU床旁急诊行内镜下右主支气管肿瘤消融再通手术 , 恢复右肺通气功能 , 挽救患者生命 。
抢救当值已是傍晚 , 科室医护已下班回到家或正在回家的路上 , 但救治患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 , 时间就是生命 , 收到抢救消息后内镜科张真铭主治医师、李生平医师、段寻梅主管护师义无反顾第一时间赶往ICU抢救现场 , 罗瑶及党艳护师则留守科室 , 进行内镜设备、耗材等准备 , 随时根据抢救需求将物品送入ICU 。
急诊内镜术中见右肺主干道开口被肿瘤完全堵塞 , 右肺功能完全丧失 , 按照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紧急行肿瘤消融治疗 , 经张真铭主治医师、李生平医师、段寻梅主管护师近3小时的紧急内镜手术 , 患者转危为安 , 右肺主干道基本恢复通畅 , 血氧饱和度亦升至98% , 成功将患者从“死神”的手里抢救了回来 , 本次急诊内镜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 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 。 此次抢救过程在包郁主任的全程统筹指导下进行 , 得益于内镜科、ICU等多学科团队联合处理 , 体现了多学科团队在疑难重症患者中的诊治优势 。
四川省肿瘤医院内镜科始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 , 为集消化内镜、呼吸内镜、鼻咽喉镜为一体的独立综合性内镜中心 , 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消化内镜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及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 。 在科室包郁主任的带领下 , 科室发展完善了内镜下的各项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技术 , 综合技术水平位居西南地区前列 , 尤其在咽喉癌、消化道癌的早诊早治方面独具特色 , 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 此外 , 在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展期肿瘤方面的内镜介入治疗方面也颇具特色 , 大幅度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提高了生活质量 。
纵使目前疫情严峻 , 内镜科全体医护依然秉持着“仁爱、敬业、团结、创新”的川肿精神 , 大家无畏疫情 , 奋勇争先 , 全心全意为患者奉献出温暖 , 尽心、尽责、尽职地为患者服务 , 积极努力协助医院完成疫情时期的各项医疗工作 , 守护川渝百姓健康 。
“疫情凶于猛虎,生命重于泰山”——川肿内镜科团队为危急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文章图片
图1治疗前CT提示右肺主干道开口被肿瘤完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