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需要被“归类”:不同年龄段“少”约跑

题记:由于跑步没有年龄限制 , 下到几岁的小学生 , 上到退休的老大爷 , 都可以成为一名跑步爱好者 , 而由于老大爷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跑步 , 所以往往他们反而成了跑者中的佼佼者 , 毕竟在这个跑量为王的时代 , 月跑量比较高的人就能让人竖起大拇指 , 那些比较猛的大爷甚至能够做到每天一个半马 , 真的是六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身体 。 而为了跑步热闹 , 约跑算是跑者之间最常用的交流方式 , 但是同为跑步爱好者 , 我们无法限制跑者是谁 , 不过我们需要清楚该和谁约跑 。
跑者需要被“归类”:不同年龄段“少”约跑
文章图片
我们都知道 , 不同年龄段的人 , 最大心率是不一样的 , 但是算法都是用220减去年龄 , 也就是年龄越大最大心率越低 , 而最大心率的95%以上就是极限心率 , 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极限心率也是不一样的 , 比如30岁的跑者极限心率是180.5 , 而50岁的跑者极限心率是161.5 , 基本上可以看出 , 年龄差20岁 , 最大心率差了19 , 区别比较大 。 就拿我们前面提到的热门话题约跑来说 , 老大爷虽然跑量大但是配速低 , 然而年轻人有冲劲儿 。
跑者需要被“归类”:不同年龄段“少”约跑
文章图片
由于最大心率基本上代表着跑步的安全心率 , 当年轻人还没有到达最大心率的时候 , 老大爷的心率已经“报警”了 , 而以最大心率的65%到85%运动的话 , 更能改善我们的心肺功能 , 所以两类人群其实最好是不要约跑 , 而即便是10岁左右年龄段的差距 , 心率方面同样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 因此如果你认识很多的跑者 , 大家又想一起跑步的话 , 最好提前按年龄进行分组 , 或者是还有一个妥协的办法就是大家都公布一下平时跑步的平均心率 。
跑者需要被“归类”:不同年龄段“少”约跑
文章图片
跑者需要被“归类”:不同年龄段“少”约跑】心率差不多的人就可以一起跑步 , 毕竟经过长时间的心肺锻炼 , 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心肺功能都得到了提升 , 一个“死”的计算方法并不会完全适用 。 其实关于心率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率真的代表着我们的安全 , 跑者跑步猝死的事件屡见不鲜 , 而跑步猝死和心率是有直接关系的 , 很多人并不关心自己的心率 , 总认为跑步就应该“冲一冲”或者“顶一顶” , 最终造成的后果我们是无法承担的 , 只能让爱你的人更加的痛苦 , 安全跑步、健康跑步才是跑步最终的归宿 。
跑者需要被“归类”:不同年龄段“少”约跑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