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再次断裂并发低压性脑积水1例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再次断裂并发低压性脑积水1例】本文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作者:张阔,郭文昌,李洋,杨钧,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本文标题: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再次断裂并发低压性脑积水1例;本文发表在[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47(05):298-300.本文转载自医脉通网站,神外前沿转载已获授权
脑室-腹腔(ventriculo-peritoneal , V-P)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常用方法 , 但分流术后发生低压性脑积水和分流管断裂的病例临床罕见 , 其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 本中心2021年1月份遇到1例分流管断裂后并发低压性脑积水的病例 , 现报道如下 。
1.临床资料
患者 , 男 , 32岁 , “V-P分流术后8年 , 意识逐步加深8d”入院 。 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下降 , 头颅CT示“脑积水” , 于外院行“V-P分流术” , 术后症状好转 。 2年前脑积水症状再次出现 , 行手术探查 , 术中发现分流管腹腔端从分流泵断开脱入腹腔 , 行V-P分流管翻修术 , 术后症状好转 。
8d前患者出现持续性头痛 , 1d前意识状态逐步加深至昏睡 , 于我院行头颅CT:V-P分流术后、脑积水(图1A) 。 查体:昏睡 , 强刺痛睁眼 , 仅简单回答名字正确 , 刺痛肢体躲避 , GCS评分11分 。 枕部皮下可触及分流泵 , 局部无肿胀 , 胸部皮下未能触及分流管 。 诊断:脑积水;V-P分流术后 。 入院后行腰椎穿刺术测颅内压170mmH2O,放液20mL , 脑脊液化验正常 。
入院第1天夜间患者出现不能唤醒 , 刺痛不睁眼 , 言语含糊 , 刺痛肢体躲避 , GCS评分8分 , 行分流泵储液囊穿刺测压放液 , 测压约180mmH2O , 缓慢抽吸放液30mL 。 第2天行V-P分流翻修术 , 术中见腹腔端分流管与分流泵连接处断裂、腹腔端消失(图3A) , 断裂处有脑脊液流出(此时分流泵设定压力90mmH2O) , 连接新的腹腔端分流管经颈胸腹皮下隧道造瘘置入腹腔 。
术后第1天患者意识状态明显好转 , 呼唤睁眼 , 回答正确 , 遵嘱活动 , GCS评分14分 。 头颅CT(图1B)提示脑室较术前缩小 , 腹盆腔CT(图2)可见两次断裂腹腔端分流管互相缠绕位于盆腔 。 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间断意识加深 , 强刺激可唤醒 , 头颅磁共振(图1C)示脑室再次增大 , 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30mmH2O , 进一步穿刺分流泵储液囊测压35mmH2O , 调节分流泵压力至50mmH2O 。
术后第4天患者意识状态无好转 , 头颅CT(图1D)仍示脑积水 , 调节分流泵压力至40mmH2O 。 术后第6天意识仍无好转 , 复查头颅CT(图1E)脑室无缩小 , 调节分流泵压力至30mmH2O(图3C) 。 术后第7天 , 意识状态回归正常 , 神清语利 , 诉视物模糊、复视 , 查体双眼上视受限 , 头颅CT(图1F)示脑室回归正常 。 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神清语利 , 仍诉视物模糊但复视明显好转 , 头CT(图1G)示正常脑室大小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再次断裂并发低压性脑积水1例
文章图片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再次断裂并发低压性脑积水1例
文章图片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再次断裂并发低压性脑积水1例
文章图片
2.讨论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 , 根据颅内压力可分为高压性脑积水(ICP>200mmH2O)、正常压力性脑积水(70~200mmH2O)、低压性脑积水(low-pressurehydrocephalus,LPH;0<ICP<70mmH2O)及负压性脑积水(negative-pressurehydrocephalus , NegPH;ICP≤0mmH2O) 。 脑积水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多因素 , 针对于低压和负压性脑积水尤其如此 。
1994年PANG等首次提出低压性脑积水的形成是由于脑实质细胞外水分的排出以及脑室长期过度拉伸导致脑组织粘弹性改变所致 , 认为先天性大脑弹性降低是导致LPH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