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名片 让正阳花生香飘天下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
擦亮名片 让正阳花生香飘天下
文章图片
花生公园内的花生雕塑 。
擦亮名片 让正阳花生香飘天下
文章图片
花生休闲食品生产车间 。
擦亮名片 让正阳花生香飘天下
文章图片
全程机械化收获花生 。
擦亮名片 让正阳花生香飘天下
文章图片
花生大田管理 。
擦亮名片 让正阳花生香飘天下】采访人员李玉荣耿杨扬见习采访人员余川通讯员胡瑞琪文图
“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 。 ”如今 , 正阳花生不但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价格成为全国花生行情的风向标 , 还是正阳县对外展示的一张“香喷喷”的亮丽名片 。 正阳花生因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等特色 , 誉满全国、香飘世界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正阳县委、县政府把花生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 全县域布局、全链条提升、全方位发展 , 形成了集新品种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期货交割等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格局 。 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70万亩以上、产量50多万吨 。 依托花生产业 , 全县85%的农民从事花生的生产、加工、经营等 , 引进花生加工企业38家 , 带动更多群众迈上小康路 。
科技赋能花生产业迅猛发展
初秋的正阳 , 瓜果飘香 。 走进熊寨镇王大塘万亩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 , 一望无际的花生大田满眼青绿 , 仿佛一幅欣欣向荣的丰收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工人们正在拨草、浇灌管理花生 , 一派繁忙景象 。
十年风雨兼程 , 十年硕果累累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为了让传统产业赋能升级 , 实现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 正阳县快速“变轨超车” , 下好产业振兴先手棋 , 打好乡村振兴主动仗;围绕姓农、立农、兴农的花生产业 , 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中国花生首席专家张新友等6个花生体系的60多位专家学者 , 成立首个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 建立1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先后承办国际花生产业发展大会、全国花生产业论坛、豫疆合作花生论坛等全国性大会,为正阳花生产业发展开具良方 。
按照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 , 正阳县通过与张新友院士团队和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合作 , 转化花生产业科技成果73项 , 培育、研发、推广花生新品种16个 , 研究探索高出地面13厘米起垄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集成技术 , 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六统一”模式 , 大幅度提高花生的质量和单产水平 , 被国家、省花生专家称为“正阳模式” , 在全国复制推广 。 正阳县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河南省唯一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和60万亩全国最大的(花生、小麦)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 目前 , 正阳县花生产量和效益均位居全国第一 。
创新驱动花生产业风生水起
2017年 , 正阳县成功创建了全国唯一以花生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使花生种植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从一家一户到产业集聚、从线下买卖到“互联网+”、从一产独大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让花生产业实现新高度 , 育出了国内一流的花生标准化生产、高度集群的花生食品精深加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四个基地” , 建成了花生良种繁育、花生加工研发、花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花生产业双创孵化、花生产品电商物流、全球最大的花生文化展览展示传播“六个中心” 。 园区内不但建设了12万多亩的高标准良田、王大塘万亩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 , 还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智慧农业“五大工程”项目 , 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及原产地可追溯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