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先锋”让更多人拥有高质量生活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防控先锋”让更多人拥有高质量生活
文章图片
今年7月23日 , 20余名小采访人员走进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学习健康知识 。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前身为始建于1952年9月的武汉市卫生防疫站 , 是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管理与指导的中心 。
“防控先锋”让更多人拥有高质量生活】2022年 , 恰逢武汉疾控成立70周年 。 70年来 , 卫戍江城健康 , 疾控人从未缺席 。
武汉疾控下设“8所1中心” , 分别为传染病防制所、艾滋病防制所、血吸虫病与地方病防制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病原生物检验所、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所、健康教育所和信息中心 。 这些业务科所分别承担了哪些公共卫生职能?长江日报开辟“健康卫戍者”专栏 , 打造武汉疾控战队“家族”群像 , 展示疾控工作者风采 。
由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 科学预防控制慢性病显得越来越重要 。
近年来 ,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简称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始终坚持居民健康“防控先锋”职责 , 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同时 , 以推进健康武汉慢性病防治相关行动为重点 , 不断夯实基础监测 , 强化信息化建设 , 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 全面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整体发展 ,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预防为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慢性病的发生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 , 通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从根源上消除慢性病滋生的温床就成了科学防控慢性病的工作重点 。
今年9月1日是第16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 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再次向武汉市民发布健康提示:减盐、减油、减糖 , 倡导口味清淡;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 倡导全生命周期关注“健康” 。
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严亚琼介绍 , 该所每年都会围绕各个慢性病相关宣传日 , 在全市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 以提高广大居民对慢性病的认知 , 了解其危害 , 增强防范意识 。
2010年到2014年 , 市疾控中心慢病所针对高血压患者 , 开展了社区干预项目 。 结果显示 ,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 , 如:科学饮食 , 合理运动 , 调节心理 , 干预组患者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
“通过我们的干预试点 , 武汉市社区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慢病管理团队 , 出现很多自我健康管理小组 ,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 养成了良好的自我健康监测、自发运动、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 ”
严亚琼认为 , “上医治未病”就是强调在患病前做好预防工作 , 从探究和控制病因入手 , 达到“用最少的钱 , 办最大的事” 。 而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 无疑是成本最低、效果最显著的方法 。
■早诊早治取得慢性病防制主动权
国内外多项实践经验证明 , 慢性病的预后与疾病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 。 发现越早、干预越早 , 治疗和管理效果越好 , 早发现、早干预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 近年来 , 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坚持主动出击 , 积极推进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各类重大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早管工作 。
从2012年起 , 慢病所作为专业技术机构 , 每两年组织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 , 每年体检人数约40万 , 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 , 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点人群慢性病健康干预和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