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 走出“三位一体”新模式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川派中医药 走出“三位一体”新模式
文章图片
四川名中医现场义诊活动 。
川派中医药 走出“三位一体”新模式
文章图片
绵阳市北川县中羌医医院正在进行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 。 本版图片均由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
川派中医药 走出“三位一体”新模式
文章图片
凉山州布拖县的中药材育苗基地 。
□王文凭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石小宏
亮点
●2021年 , 全省中医服务量超过1.5亿人次 , 位居全国之首
●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 , 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0.2%
●培育了一大批重点中医药企业 , 全省规模以上中药企业达236户
●培育出单品种销售达10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2个、5亿元以上中成药大品种2个 , 中药出口21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1000余场 , 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
近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 , 为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擘画宏伟蓝图 。
近年来 , 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路线图”越来越清晰 , 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四川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 , 创新提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介绍 , 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从2012年的4600余个增长到2021年的近8200个 , 中医药服务量从不足1亿人次增长到1.5亿人次 。
A发力中医药事业
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 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50.2%
近年来 , 加快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 我省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2012年 , 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将“建成西部中医药发展的高地和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区域中心 , 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确立为发展目标 。
——2015—2018年 , 先后成立了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 。 10余项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文件相继出台 , 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
——2019年 , 第五版《四川省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 , 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写入地方法规 。
——2020—2021年 ,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相继出台 , 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建设 。
强壮中医药发展根基 , 我省大力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 ,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 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 , 省级“百个中医专家团队”指导巡诊、市级“千个中医专家团队”坐诊带教、县级“万名中医”联村帮扶 , 分别深入县、乡、村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 使广大群众能“方便看中医、放心看中医、看上好中医” 。 2021年 , 全省中医服务量超过1.5亿人次 , 位居全国之首 。 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 , 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0.2% , 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 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
一方面“向下”深耕基层 , 一方面“向上”健全服务体系、聚力重大项目 。
在建设上 , 我省争取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3个、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7个 , 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出台15条医保支持政策 , 确定首批198种中药制剂全省调剂;启动建设6个省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8个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个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