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脑海中有块“橡皮擦” 如何让它擦得慢一些?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万一脑海中有块“橡皮擦” 如何让它擦得慢一些?
文章图片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19》显示 , 2019年全球痴呆症患者超过5000万 , 每3秒钟就有1例痴呆症患者被确诊 。 人为什么会痴呆 , 有没有方法可以预防?除了容易忘事儿 , 还有哪些“信号”可以提早识别?吃银杏果能帮助“长记性”吗?带着这些问题 , 采访人员请教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神经内科行政主任、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赵辉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吕彦霖
四成高危因素可控 , 这些“风险信号”帮助识别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概10个里就会有一个老年痴呆症 。 ”赵辉主任告诉采访人员 , 我国现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大概约1500万 , 而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 , 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可能将会有近3000万患者 。 不仅是患病率极高 , 致死率也较高 。 赵辉主任表示 , 在中国人口死亡原因中阿尔茨海默病也已位列第五位 , 仅次于肺癌 。
哪些高危因素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赵辉主任介绍 , 目前研究表明在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因素中有40%可以预防 , 另一部分尚不明确 。 可以肯定的是 , 久坐缺乏体力活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会加重大脑负担 , 容易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 。 并且长期吸烟、过度饮酒、头部外伤、社会交往过少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
“虽然大家有时可能会举一些名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例子 , 不过其实从人口大数据来说 , 文盲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 ”此外 , 赵辉主任还指出 , 各种原因造成的听力下降也增加了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
了解“风险信号” , 才能提前预判 , 早诊早治 。 记忆力的衰退 , 虽然是最常被家人所关注到的“老年痴呆”典型症状 , 不过赵辉主任提醒 , 值得注意的表现不止“健忘”一项 。 “有时候表现为判断能力出现了问题 , 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 还有可能是兴趣减少 , 爱好改变 。 平时喜欢做很多事情 , 但现在也不愿意出去跟人交流 , 每天的活动也减少了 , 可能就坐在电视前发呆 。 像这种情况也值得引起大家注意 。 ”赵辉主任指出 , 有些老年人的表现是不断重复做同一件事情 , 讲话反复唠唠叨叨 , 也要引起注意 。 “包括学习能力变差 , 像疫情之后使用健康码 , 如果老年人反复教还学不会 , 也值得关注 。 ”甚至有时候老人出现情绪变化比较大 , 平时情绪平稳、待人和蔼的老人突然出现情绪明显波动 , 也是一个“预警信号” 。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认知障碍 , 但光吃银杏并不行
无论是超早期的主观认知障碍 , 还是进展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抑或是最终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 , 不少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病是否“有药可救”?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发现记忆力下降后会选择多吃银杏试图“长记性” , 这个坊间传言靠谱吗?
“市民百姓很多吃的都是银杏果 , 又称白果 , 是银杏的果子 , 单纯吃银杏果从中医角度来说是入肺、肾经 , 具有敛肺定喘 , 止带缩尿的功效 , 但并不能改善认知 。 ”赵辉主任指出 , 现有研究证实 , 真正可用于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应为银杏叶提取物 , 比如银杏叶片等确有一定效果 。
事实上 , 赵辉主任表示 , 现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都已经纳入医保范围 。 但也只能改善症状 , 不能逆转疾病的发展 。 这些药物已经在全世界广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目前国内近几年最新批准的药物“九期一”又叫甘露特钠胶囊 , 也有研究认为可能有一些延缓疾病进展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