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生活中我发现总有这样一类人:天天没精神 , 感觉疲倦 , 乏力 , 精神恍惚 , 面色萎黄或恍白 , 心慌 , 但稍微吃点滋补的药物就上火 , 出现喉咙痛 , 牙龈肿痛或便秘 。 有些严重的甚至吃不得“补”的 , 就算老母鸡 , 猪肚啥的都受不了 ,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 , 我们一般管它叫“虚不受补” ,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
所谓的“虚不受补”体质 , 其实并不是真的“虚” , 它更多是一个表象 , 具体我们可以分三种情况去看 。
1、身体堵了
专业的说法叫气滞血瘀(简单理解为气血不通) 。 气血不畅就容易出现一些虚弱的症状 , 比如喜唉声叹气 , 情绪低落 , 没精神 , 手脚发麻或刺痛 , 失眠或头晕头痛等 。
当我们的“虚弱”是气血不通畅引起的 , 那就不是补气血了 , 而是行气活血 , 保证气血的运行 。
比如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片、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等等 , 其中陈皮、薄荷、香附、佛手等是能够理气、行气类的;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是能够活血化瘀类的 , 搭配在一起能够疏通气血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 一般行气、理气的药多偏温燥 , 所以在使用的时候用量少一些 , 或者搭配一点点清补养阴的 , 比如玉竹、沙参、麦冬等等 。
2、身体痰湿内蕴
简单的理解就是湿气重 , 影响脾胃的运化 , 导致中焦气机不畅 , 也容易出现虚弱的表现 , 比如疲倦 , 乏力 , 懒言 , 四肢沉重 , 食欲减退 , 面色黄 , 大便溏泄或黏腻等等 。
对于湿气重引起的“虚弱”表现 , 更是不能用滋补的方法 , 因为滋补的药物不仅滋腻 , 助湿生痰;同时容易影响脾胃运化 , 加重脾虚 , 这个时候就应该健脾胃为主了 。
可能有人会说 , 自己湿气重 , 补脾胃这么久 , 也没看到湿气减少呀!
其实在补脾胃和健脾胃方面大家还是有些误区的 , 一般我们说湿气重以健脾胃为主 , 而不是补脾胃;脾胃虚弱是以补脾胃为主 。 可能很多人分不清脾胃虚弱和脾虚湿气重到底应该怎么办 , 感觉很混乱 。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 , 湿气重是需要祛湿的 , 祛湿多用健脾 , 祛湿 , 利尿的 , 这些一般都不是补药 , 是行气药 , 祛湿药和利尿药的组合 , 比如陈皮、茯苓、苍术、薏米、赤小豆、砂仁、莲子、芡实等等 。
而脾胃虚弱则需要补气健脾 , 用的多是补气药和行气药的组合 , 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陈皮、佛手、麦芽等等 。
【脾胃|谈谈:“虚不受补”体质,一次调正(中医科)】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湿气重一味地补气 , 导致气满湿阻 , 疲倦、腹胀等不见好 , 反而上火了 。
3、上热下寒
简单理解为寒热错杂型 , 就是明明下腹感觉凉凉的 , 手脚也冰凉 , 腹部冷痛 , 小便清长或腰酸腰痛;同时又容易心烦 , 气急 , 口苦 , 牙龈痛 , 咽喉痛等等 。
这种人稍微吃点温热的就上火 , 稍微吃点凉的胃痛或腹痛 , 拉肚子 , 就是热又热不得 , 凉也凉不得 , 那怎么办呢?
对于这类型的可以两个方法 , 一是通过疏通中焦 , 以健脾胃为主 , 让中焦运化正常 , 上焦和下焦就容易交融 , 心火能暖肾水 , 慢慢可以改善这种寒热错杂体质 。
健脾胃的话 , 比如香砂六君子、脾胃舒、开胸理气、越鞠等等 , 或者上面那些补气药与行气药组合泡水喝
- 孙思邈|孙思邈的一个古方,古人的“脑白金”,赶走失眠、健忘、记性差
- 女孩“撸猫”后身体出现肿块?医生:猫抓之后真的会有“猫抓病”
- 日本人健康长寿,不外乎这4个“生活习惯”值得我们借鉴。
- 中医巨匠靳瑞,开创针灸岭南学派,独创“靳三针”疗法,值得赞扬
- 动脉硬化|鸡蛋是修复肝脏的“加速剂”?提醒:4种食物皆有助于肝脏的修复
- 秋燥|入秋后,饮食要“润燥”,多吃“3白1黑”,少吃1瓜,滋阴防秋燥
- 不想吃太撑,建议试试4个小技巧
- 桔梗|“雌激素”充足的女人,一般有什么“特征”呢?望你早做了解
- “秋分”到秋意浓 顺应节气安然度秋
- 蛋白质|中医:自查“肝”好不好,这5点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