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为什么难以治愈?

结核为什么难以治愈?】患结核病的直接原因是结核杆菌感染 。 结核菌作为人类的死敌由来已久 , 在我国公元前14到公元前13世纪就有记载 。 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 , 解剖后发现曾患有结核病 。 结核病在现代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 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 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
结核病的传染源就是结核病患者(痰直接涂片阳性者) , 通过飞沫 , 主要包括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说话、喊叫等途径把结核杆菌散播到空气中传播 , 人群对结核病有抵抗力但同时普遍易感 , 全球约有20亿人曾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 , 尤其是婴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病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 在这时有人可能会问:接种卡介苗不是能预防结核病吗?答案是能预防 , 但是有时效性 , 特别是成人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的效果十分有限 。
结核为什么难以治愈?
文章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来 , 我们已经战胜了天花、疟疾、血吸虫等疾病 , 结核这个从古到今都有的疾病 , 我们为什么难以消灭?难在哪里?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 我们需要知道结核杆菌感染人体有别于其他病原菌的特点 , 可以分为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 。
原发感染 。 因为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所以它感染人体的第一站通常是肺 。 飞沫中一个或更多的结核菌株在肺泡内着床 , 并很快被肺泡内的免疫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所吞噬 。 巨噬细胞并不能杀死结核杆菌 , 反而成为结核杆菌的培养基 。 结核杆菌在其中继续繁殖 , 但其繁殖速度较慢 。 随着结核杆菌不断繁殖 , 细菌数目增多到一定程度时 , 患者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
结核为什么难以治愈?
文章图片
结核菌含有类脂质、菌体蛋白、多糖和核酸 , 这些物质都是结核菌导致人体患病的化学武器 。 菌体蛋白可使人体组织发生急性渗出性反应 , 内脂质中的脂肪酸和结核菌素毒力有关 , 能使人体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 。 免疫系统在肺内与结核菌进行战斗 , 肺作为双方战场深受其害 , 患者发热(多为午后潮热)、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 , 严重时甚至咯血、呼吸困难 。
经过一段时间 , 患者一共有3种发展结果 , 多数患者免疫功能正常 , 无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 , 干咳或少量粘液痰 , 感染被迅速控制 , 原先的病灶变为钙化灶 , 但具有生存活性的结核杆菌却能在愈合的钙化灶内生存多年;少数患者免疫较差 , 或者结核菌株的毒力强 , 双发在肺内的斗争不分胜负 , 此时肺作为战场继续被损害 , 患者的结核性肺炎时好时坏;极少数患者免疫力极差或感染的结核菌株多且毒力极强 , 结核杆菌在肺内战胜了免疫系统 , 它们就会通过淋巴、血液侵略全身其他组织器官 , 引发播散型结核 , 包括骨关节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肝结核等全身各处结核 , 患者起病急 , 持续高热 , 中毒症状严重 。
结核为什么难以治愈?
文章图片
继发感染 。 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原发感染后形成钙化灶 , 可终身不发病 , 但有少部分病人因为某些原因(文章前半部分有提过)免疫力下降 , 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杆菌会再次复活 , 继续出来兴风作浪 , 这就是内源性复发;另一种方式是外源性重染 , 就是再次受到外来的结核杆菌感染而发病 。 无论哪种方式 , 因为免疫系统已经有过和结核杆菌战斗的经验 , 这次学”聪明”了,免疫系统经过短暂的宕机迅速投入战斗 , 消灭绝大部分结核菌 , 患者发病慢 , 临床症状少而轻 , 痰涂片阴性 , 预后良好 , 有部分结核菌一看战斗不过 , 躲在钙化灶内或潜伏起来 , 继续等待时机 。 但又有极少数患者 , 免疫力过于低下 , 免疫系统无法彻底“觉醒” , 患者发病迅速 , 可能前几周肺还正常 , 今天检查就出现肺内广泛的空洞和病变 , 痰涂片阳性 , 如病情继续进展 , 反复发作 , 持续加重 , 形成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 可终身不愈 , 临床治疗非常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