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李保柱:从气数图看口腔溃疡病的证治规律

脾胃|李保柱:从气数图看口腔溃疡病的证治规律

口舌生疮(口腔溃疡)虽非大病 , 然治不得法则缠绵难愈 , 给人带来一定的痛苦 , 余对此深有其感 , 从我记事起的第一件事 , 就是在四岁时由于患口腔溃疡 , 不能正常饮食 , 只能把饼干一类的食物用开水泡成糊状才能勉强进食 , 其痛苦之状 , 至今记忆犹新 。 只记得当时还光着屁股 , 端着茶缸坐在锅头炕沿边吃糊状食物 , 喝蜂蜜水 , 那时农村缺衣少食 , 哪有钱医治 ,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口疮也就慢慢痊愈了 。 时至今日 , 方知口腔溃疡病的产生是由于心热脾实之故 。 余之当时气数图如下:

3/8太阳病
2/7
1/6
9/5少阴证
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各家不一 , 直至今日 , 诸家见解也不尽相同 , 有的认为是实火 , 但单纯用凉药反而无效 , 有的认为是虚火 , 按法治之 , 效果也不明显 。 其实 , 由于个体差异性和疾病的阶段性的原因 ,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发生此病 , 但不论是哪个阶段 , 其最终导致此病的根源是心热脾实 , 临床治疗时必须攻补兼施 , 寒热并用 , 才能取得较佳疗效 , 余临证常用甘草泻心汤 , 大泻心汤和大小柴胡汤等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 疗效甚佳 。 现附几则名医验案 , 以供同仁研究 。
1.某女 , 34岁 , 患口疮5.6年 , 曾用过多种中西药治疗 , 都是暂时有所减轻 , 未能根除 。 其口疮厉害时 , 则大便干燥 , 口疮好转后 , 则大便转正常 。 后服甘草泻心汤治疗 , 口疮有好转 , 其后连服30余剂 , 口疮终于痊愈 , 数年来未复发 。 (引自《经方发挥》)
2.某男 , 30岁 , 生口疮数日 , 后即蔓延到舌背舌腹 , 整个口腔和舌部完全糜烂 。 食物水浆皆不能下咽 , 每喝水一口 , 都痛苦万状 。 全身发热 , 胸下烦闷 , 大便不通 , 小便短赤 , 脉虚而数 。 遂投以甘草泻心汤加减 , 炙甘草5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半夏10克桔梗15克水煎服 , 缓缓咽下 , 服两剂后 , 自觉好转 , 共服六剂痊愈 。 (引自《经方发挥》) 。
3.史某 , 男性 , 42虚岁 , 住东四六条 , 1965年11月15日初诊 , 反复发作口舌溃疡两年 , 本次发作已半月 , 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 , 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 , 右胁微痛 , 大便少 , 微溏 , 苔黄厚 , 脉弦滑 , 证为上热下寒 , 治以苦辛开降 , 与甘草泻心汤 , 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半夏12克大枣3枚黄柏10克党参10克结果上药服两剂 , 舌痛已 , 进食如常 , 继调半月诸证消除 。 选自(胡希恕医案) 。
气数图示:

4/9
3/8
2/7
1/6
9/5少阴
8/4
7/3
6/2
5/1
4/9少阳
4.某女 , 25虚岁 , 1962年10月10日初诊 , 8年多来 , 经常口腔溃疡 , 若溃烂平复则舌痛 , 有时咽部也有溃疡 , 头面牙耳有阵发性疼痛 , 上午经常头部发热 , 头晕耳鸣疲劳 , 腿酸软 , 口干思饮 , 饮水不多 , 有时恶心 , 胃疼痛 , 食纳尚可 , 大便正常 , 小便黄 。。。。。。 (选自蒲辅周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