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迟来的“春天”:1.9亿潜在消费者,却存在百万咨询师缺口( 二 )


不仅如此 , 就连资本也对心理行业变得“包容”起来 。
“半年前 , 资本对于早期的心理咨询项目普遍不看好 。 ”任可回忆道 , 当时一线资本的创始人或者合伙人甚至会在私下劝她 , 说心理行业又不挣钱 , 让她放弃心理行业 , 转而做消费品类 。 “能够明显感觉到 , 大消费是如今风口上的项目 。 ”
最近 , 这一现象迎来转机 。 任可透露 , 最近有资本向她表示 , 虽然短期内心理行业很难有上市公司 , 但愿意陪着项目成长 , 并长线看好心理行业 。
任可告诉「创业最前线」 , 现在抑郁研究所新一轮融资正在推进中 。 此前 , 抑郁研究所已完成了梅花天使创投和伯藜创投的两轮融资 。
资本的青睐 , 似乎让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迈向新台阶 。
2、天下苦心理问题久矣
事实上 , 心理行业是典型的大市场、小需求的“冷门赛道” 。
卫生部数据指出 , 我国14亿人口中 , 患有严重精神和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达1600多万 。 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人数则更多 , 估计达到1.9亿人 , 也就是说 , 每10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问题 , 需要心理辅导 。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 心理咨询对象正在日益年轻化 。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人 , 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困扰 。
心理咨询迟来的“春天”:1.9亿潜在消费者,却存在百万咨询师缺口
文章图片
心理服务市场空间的潜力毋庸置疑 , 用一句“天下苦心理问题久矣”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 但在国内 , 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却又是典型的早期、甚至小众的市场 。
国外的心理服务是个热门行业 , 大家都会愿意把心里的真实症结告诉医生 , 因为他们坚信 , 医生是有道德的 , 不会把你的隐私说出去 。
但国内 , 在“讳疾忌医”的传统观念桎梏之下 , 国人就会把精神类疾病与鬼怪、恶灵联系起来 , 而时至今日 , 指责别人患有精神疾病也会被自然而然视为一种侮辱和诋毁行为 。 这使得国人对心理咨询唯恐避之不及 。
1992年出生的张婷(化名)在几年前曾被诊断患有重度抑郁 , 但她除了对父母家人外 , 不敢告诉任何亲戚她患有心理疾病 。 即便如今她在药物治疗和家人的陪伴下治愈 , 但她得过病这件事 , 没有告诉任何人 , “我们村就这么大 , 万一给人家知道我得过‘精神病’ , 我还能结婚吗?”
另一位家长也在一个讨论群中分享道 , 因为女儿从小在本地最好的学校学习 , 里面的孩子压力都很大 , 导致很多孩子有心理问题 。 但这些家长 , 有的会给孩子做心理介入治疗 , 有的家长觉得家丑不可外扬 , 也认识不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 。
精神心理专科医疗服务平台“昭阳医生”创始人林昭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过 , 自己也曾有过心理问题 , 他在半年时间内不间断地提及此事 , 家人才将十多岁的林昭宇带到精神科专家检查 , 医生诊断为强迫症 。
大多数人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并不深 , 有人戏称 , 抑郁症是一种“精英病” 。 甚至有人认为 , 心理健康服务和玄学类似 , “大多数人有个刻板印象:纯聊天还收费 。 ”
但事实却是 , 一般抑郁症都会有自杀倾向 , 不是冲动 , 而是患者被疾病折磨抑制不住自我攻击 。 而现在 , 患者在饱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时 , 还要忍受因社会刻板印象而产生的病耻感 。
“杀死我们的不是抑郁症 , 是歧视 。 ”正如任可在自己的公众号“抑郁研究所”上写道 。
因此 , 让抑郁症患者接受病症、并接受治疗成为最重要的一步 。 创业公司们要做的则是在保证公司现金流不受影响的同时 , 让自己“出圈” , 向更多病患和普通人科普抑郁症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