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人创立订单农业 南沙本地番石榴不愁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地处珠江入海口的南沙 , 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并流的咸淡交汇处 , 同时大部分农田里含有贝壳土 , 含有贝壳土的土壤会使得成熟水果品质有较大提升 。 每年种植南沙番石榴时 , 若遇上贝壳土含量不高 , 我们也会特意加入不同比例的贝壳土混进土壤进行改良 , 做好质量和品牌保证 。 ”晌午时分 , 待农户们劳作歇息 , 90后广州新农人戴浩贤一边检查番石榴果实 , 一边向采访人员介绍道 。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 , 戴浩贤带领的广州金泉农业专业合作社 , 供应的南沙番石榴一天最高可卖出上万斤 , 消费者复购率高 , 合作社农民收入普遍上涨了20%以上 。
近年来 , 广州聚焦农产品消费升级 ,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 , 进一步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力度 , 像戴浩贤等90后新农人 , 通过自身的努力 , 与家乡在政策倾斜、助农兴农等方面提供的加速通道 , 打造出南沙番石榴等众多优秀新农业品牌 。
90后新农人创立订单农业 南沙本地番石榴不愁卖
文章图片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番石榴种植基地(陈一摄)
90后新农人“接衣钵”创订单农业逐梦乡村振兴
1994年出生的戴浩贤祖籍广州 , 父母都是本地农民 。 在戴浩贤的印象里 , 小时候 , 每到丰收季节 , 父母就为水果销路发愁 , 那时的他暗自决定不能再走父母的老路 。 戴浩贤努力读书 , 考上了大学 , 毕业之后在广州CBD工作 , 有着高薪 。
可每次和父母通话的时候 , 父母还是依旧为自家种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发愁 , 和父母一样的还有小岛上其他农民 。 经过多番思虑 , 他毅然辞去白领工作 , 亲手打破了曾经梦想追逐的“精致生活” 。
回到父母身边后 , 戴浩贤在农田里奔波 , 向老农学习产品种植的技巧 , 对农产品的口感进行改良 , 并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与运营理念 , 特别是带来了“互联网+农业”的硕果 。 “我家农产品收入过去非常依赖游客采摘和街边市场销售 , 特别是疫情发生后 , 这两大块收益下降很快 。 2020年 , 我不断去接触新的零售方式 , 也就在这时候遇到美团买菜 , 销量很快就有所提升 , 现在我们的合作社收入差不多翻了4倍 。 “
戴浩贤表示 , 在美团买菜等零售平台上 , 他可以将水果产量和销量做有预见性的调整 。 在销售稳定的前提下 , 不断地对水果品质、标准进行提升 , 而零售平台上用户的“动态”反馈 , 也会反哺农业生产、采摘等环节 , 进一步督促做得更好 。
90后新农人创立订单农业 南沙本地番石榴不愁卖
文章图片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 , 南沙番石榴一天最高可卖出上万斤 。 (陈一摄)
在种植本地农产品上 , 戴浩贤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 。 得益于南沙优异的地理环境 , 加上利用贝壳土的培育 , 戴浩贤种出来的南沙番石榴可谓是香甜可口 。 通过专业的现场测糖试验 , 南沙番石榴最低甜度为9度 , 最高可达到15度以上 , 而市场在售的普通番石榴甜度基本在7度左右 。
“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与实践 , 我做了三大革新 , 一是对原来的统货鲜果进行细分 , 建立相应水果的分级标准大小 , 涉及水果的外观、甜度、成熟度等;二是采用订单农业模式 , 实现分批种植 , 使得全年都有南沙番石榴收成不断供;三是建立合作社统一种植技术 , 及时对消费者反馈加以生产调整 。 ”戴浩贤说 。 “现在 , 我们产品越来越不愁卖 , 农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 买房买车的人也多了 。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即时零售依托于本地供给 , 服务于本地消费者 , 也更懂本地消费者 。 借助于即时零售的数字化能力 , 农产品生产需求确定性进一步提高 , 可以更好指导农产品生产和分配根据顾客实际需求进行协调 , 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 美团买菜与本地尖货的深度合作 , 正是让特色农产品通过即时零售平台更快从田间流通到消费者手中 , 也意味着除了实体店铺以外 , 农民等源头生产者也共享即时零售的发展成果 。